――軍事。
太史昆號稱尊重每一位自由民的自由,號稱每一位自由的人都有權利擁有保衛自己家園的武器,同時太史昆還一直宣稱:殺人的是人,而不是兇器。鑑於這些歪門邪道的理論基礎,太史昆不但不在治下限制、監管武器,還三番五次的用各種藉口將火銃下發給治下民眾。他對自己有信心,他相信當戰爭發生的時候,民眾會明智的選擇槍口對準誰。
除了這套全民皆兵的手段之外,目前太史昆還在燕京府實施兵役制度,每十戶出兵役一人。新佔領的土地帶來了約三十萬戶的人口,自然就有了三萬名服役計程車兵。這三萬名常備軍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麒麟軍的手中,在對新兵進行基本軍事訓練之餘,麒麟軍的老兵油子們還會給新兵進行忠於天京城的的洗腦工作。練兵外加洗腦可不是個輕鬆活,目前麒麟軍全體將士留守在天京城的只有區區五百人,其他人都在盧俊義、徐寧的親自帶領下,趕赴個個郡縣忙碌軍訓。
麒麟軍忙碌的事情也許不僅僅是軍訓這麼簡單。畢竟這是一片剛剛到手的土地,最起碼在盧俊義的眼中,著一段時期八成的槍口還得對著內部,對著那些不死心的投降者,對著那些心思不怎麼純潔的民選官員。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燕京府目前實施的又像是一種隱秘的軍管制度。
' '
六 太史昆的禮物
一套廂坊制度費了太史昆等人不少心血,但這套制度畢竟是統治者用作於役民的制度,作為一名普通的天京城市民來說,他們並沒覺出這套制度有什麼用處,甚至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發覺這套制度的運轉。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能夠感覺出得變化是那些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
對於一個現代城市的最高長官,他上任之後的職責無非就是招商引資賣地拆遷和諧維穩,在退任之前建造一個廣場就算是完事。但作為一個古代的地方長官,上任之後有兩件事是必須做的:興修水利、開闢農田。而柴進作為一個合格的執政官,擁有大量勞動力的執政官,這兩點他做得很不錯。
柴進沿黃河北岸修建了許多蓄水池,而後,他又修建了三條橫跨整個天京城的懸空水渠將水引入到天京城中。水渠中的水分流到聳立的水塔中,太史昆驚訝的發現,這套引水系統已經無限接近與現代的自來水。
面對太史昆的高度褒獎,柴進謙遜的表示:實際這種想法在先秦時代就有人想到了,不過從前沒有哪一座城市有能力真的修建出這樣的水渠。如今的天京城擁有水泥與陶瓷芯鐵管兩項曠古至今的技術,逐使不可能變為了可能。最終,柴進委婉的表示,可以將水渠命名為“柴進渠”。在得到太史昆首肯後,柴大官人將早就準備好的,雕刻有“柴進渠”字樣“??馱碑”加裝到了水渠最高最顯眼的位置。
無論古人的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的價值觀,土地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財富。君不見現代人有兩個錢之後都不急著穿金戴銀換手機買新車,而是迫不及待買一棟房產鑽在手裡嗎?相信我,年輕人,一本房產證握在手裡絕對比一個寶馬車鑰匙來的熨帖!而對於絕大多數古人來說,土地就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準尺。
戰後的燕京府有大量無主的土地,無論這些土地的名義是歸所在郡縣所有、天京城所有、還是全體人民共有,但其實際上的支配權依然在太史昆手中。太史昆從來沒有公開宣稱過自己走的是民主路線,也從來沒有否認過自己是獨裁者,因而,在分封功臣的時候他沒有絲毫猶豫與遮掩。
麒麟軍計程車兵有功勞沒錯,科學協會的工匠們有功勞沒錯,但是他們超高的薪水已經完全彌補這一點。因而,太史昆不需要額外的贈送給他們土地。太史昆有所虧欠的,實際上是從前一起冒險的夥伴。
夥伴們、兄弟們並不認為太史昆欠他們什麼,反而他們很明白,如果此生不認識太史昆,他們絕對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不過在太史昆的心中,覺得兄弟們還應當得到的更多一些。
在一起冒險的時候,是大家的努力才得到了鉅額的財寶,才有了建設天京城的資本。做為太史昆,可以毫不猶豫的將自己那一份財寶投入到天京城的建設中,可你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做赤貧的革命者,在這個私有制的時代裡,兄弟們理應得到自己那一份收穫。
天京城的硬通貨儲備暫時還不可以動用,於是,太史昆要利用土地,給兄弟們再謀一份福利。
土地有許多種,有的可以耕種莊稼,有的可以放牧牲畜,有的可以植樹造林,有的可以開採礦產。太史昆將這些土地明碼標價,允許所有的人前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