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林高手,讓她們都上吧!咱們也沒有戲文,就讓她們按曲子隨意發揮。”
這三人往臺上一站,別說打戲怎麼樣,氣質風度先聲奪人了。至於武術招式,蘇曉夢更是不懷疑他們的水平。
演出的這支曲子是蘇曉夢的自度曲,名為《拈花俠客行》。曲子講的是一位女俠客和摯友一起行俠仗義,最後摯友為救人去世,自己形單影隻落寞而歸的故事。
這故事似乎有原型。
方景聽完後,跟蘇曉夢對視一眼,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這曲中的拈花俠客,怕是自己的師姐——
折花問道,俠女阿暄。
眾人搬了幾個木墩子坐定,先聽女孩們奏過一遍。
前調歡快,彤彤一聲笛音清脆,瞬間把人拉至碧水清山之間。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少年俠客們結伴出遊,意氣風發。她們在山野間策馬揚鞭,銀鞍帶雪,馬蹄踏花。
曲子清揚歡快,文辭琢磨著,這裡可以讓林千星多挽幾個劍花。
中調激昂,倩倩以琵琶相和,還加入了一個女童的箏聲,錚錚然如兵刃相擊。
少年恃險若平地,獨倚長劍凌清秋。摯友武藝高強,折花作劍,懸枝傷人。她們仗劍江湖,平強盜,踏山賊,扶危濟困,義氣幹雲。
林千星手指在虛空比比劃劃,心裡默默演示招式。這裡可以三人做同樣的招式,顯示默契。
還可以來一些精彩的對打!不要針鋒相對的那種,要打出和諧切磋的美感。
高潮動人,銅鈸和大鼓也加入進來,交錯呼應,氣勢逼人。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遇到不平,摯友挺身而出。刀光劍影,鋒刃無情,她不惜己身,英勇赴敵。
方景雖不甚通樂律,卻也能聽出此處應是激烈的打鬥。此處招式應該大開大合,方有氣勢,不能用林千星以往那種綿軟無力的招式。
尾音忽轉,只剩笛聲幽咽,似有千言無語,卻難述說。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結伴同行,友人卻為救人去世,只剩蕭瑟秋風,一人一劍策馬回。花枝委頓,殘香猶存。
最後的泛音如泣如訴,感人肺腑,眾人本還琢磨著招式,聞此不禁面露不忍。
林千星眼睛有些溼,抹了把臉,悲憤道:“不演了!不是說遊藝會嘛,怎麼有這麼悲的曲子啊?搞個大團圓結局不好嗎?”
可也只是說說罷了,這支曲子除了悲傷,也有壯情義氣,是首好曲子。
蘇曉夢當然知道這些,曲子最能感染人,她自然不會計較一時氣話。
文辭聽完,卻有些明白蘇曉夢為什麼要讓他們上臺了。
拈花是柔情,俠客是豪氣,俠客拈花,大抵是位女子。
有剛有柔,也更好地詮釋這首曲子。
方景像是也想到了這裡,握緊了手中槍。
樂曲猶在耳邊,文辭擦乾淚痕,想象著那位奇女子,那位“拈花俠客”。
她手裡打著節拍,心裡哼著樂曲,卻總覺得哪裡似乎還有點不夠。
她起身跟彤彤借了笛子,彤彤細心地拿手帕擦過,才雙手遞給這位據說是武林高手的姐姐。
文辭橫笛在唇邊,復刻了這首曲子。
她博文強識,過目過耳都能不忘,這首曲子又音律和諧,於是她很舒暢地將其演奏了出來。
彤彤嘴巴張大,看起來能塞一個雞蛋了。這個姐姐不僅武功厲害,樂器竟也這麼厲害嗎?
室內眾人不覺安靜下來,專心聽她吹奏。
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