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飄,拐個遊俠當保鏢》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二日,天矇矇亮,船就到了漁娘渡口。
碼頭一大清早就忙碌了起來,船隻進進出出。鏢隊等了會兒,才找到空隙,到岸邊找了個地方停泊。
船剛靠岸,就有腳伕上來問要不要幫忙搬運東西,還有膽大的歌女在花樓上暗送秋波。
鏢船會在渡口停留半天,補給物資。兩位鏢師上岸補給,其餘呆在船上,緊守貨物,以防賊人劫鏢。
別說歌女大膽火熱的暗示,就是此時有人欺男霸女,這群仗義之輩也不能立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別人的“套子”,為的是調虎離山,劫掠鏢船。要是中套,被人引走,就很有可能丟鏢了。
船上水汽重,昨日又下了雨,侍書侍畫則趁這個時候晾曬被褥,通風去溼。
文辭在船上待了幾天,早就憋悶壞了,陸仁山便要方景帶著她去集市上好好逛逛。
水上漂久了,甫一踩在堅實的地面上,腿就有點兒輕飄飄的。文辭身體不由自主地晃動著,走了幾十步才找回在路上行走的感覺。
方景虛虛護著她,防止她被碼頭上的人磕碰到了。
林千星似乎船一靠岸時,就不見蹤影,眾人檢查過後也沒發現,確定船上安全,他不會使壞,也就作罷了。
倒是文辭看到有個人遮遮掩掩地下了船,揹著個包袱鬼鬼祟祟的,往城裡面去了。
文辭覺得那個人的背影有點眼熟。
“李承祖?”
方景也看見了,倒是不太吃驚。
“他也是鏢行老人了,每次遇到賊人躲到最後,對著主家卻耀武揚威想動手。陸叔看在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兒上,給了些錢讓他走了。不能留著他敗壞我們義豐鏢號的名聲。”
文辭對李承祖實在沒什麼好感,知道他不是偷了船上東西跑路,就不再關注。畢竟看不見他,自己心情也舒暢。
“那他回去,不會說鏢行壞話吧?”被辭退後說原來僱主的壞話的,文辭可是見過不少。
方景寬慰她,陸仁山當鏢頭這麼多年,自然應付得了這種事情。
“鏢行給了他安置費,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義豐的名聲是一次次積累出來的,不是他一個人影響得了的。而且陸叔這麼多年,官府綠林都有朋友,他要是說點什麼,落在別人耳朵裡也討不了好。”
那文辭就放心了。
兩人不再想無關的人事,專心致志地開始逛街。
漁娘渡本是一個小集市,但因運河中商船往來多,有商人嗅到商機,自發聚集到這裡開店。
後來規模漸大,官府就收歸統一管理,這裡越發像模像樣。來往行人如織,都把這裡當做補給歇腳的第一選擇。
城南大多是居民住宅,城北是官衙書院。城西城東沿河一條街,連著後面幾條巷子都是商鋪,足足蔓延了三四里地。
南來北往的行商們在此販賣水果瓷器,香料絲綢等等,甚至有很多異國商人。渡口邊多是茶樓邸店,歌樓酒館,方便來往客商卸貨歇腳。
方景平日多穿靛青和玄色,不僅不容易蹭髒,江湖行走之時,受傷滲血之處也不容易被發現,避免被人痛擊弱點。
今日出來逛集市,他難得穿了竹青色窄袖交領衫,湖綠下裳,顯得少年青澀。文辭則著蝶黃吊帶,嫩芽色長裙搭同色褙子,掛著雙蝶玉佩。
兩人沿河閒逛,一個清雅一個俊秀,十分般配,引得眾人悄悄側目。
兩邊商鋪有小二站在門口吆喝,路上還有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的貨郎。走在街上目不暇接,耳不停歇,十分熱鬧。
有賣零嘴的如糖人、麥芽糖和果脯的;有賣玩具的如撥浪鼓、木偶小人的。還有賣布匹賣河鮮的,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
文辭今晨為了趕時間,還未用過早膳。飢腸轆轆的兩人準備先尋覓吃食。
梅花糕來一份,桃花酥也嘗一嘗。那邊的漁娘肉燒餅香飄十里,也不能錯過!這邊剛出鍋的蝦餅看著誘人……
買買買!
文辭一樣嘗一點,剩下的就到了方景手裡。路還沒走一半,方景手裡的油紙包都快拿不下了。
“綠豆湯嘞,清涼解暑綠豆湯!酒釀圓子嘞,冰鎮酒釀圓子!”
文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尾音拖長的吆喝聲從拐角處傳來,文辭接過老闆娘手裡的芙蓉涼糕後,正準備聞聲探路,就見一貨郎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