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於初次升行之登車往遊。唯見鐵路兩旁觀者雲集,欲搭乘者繁雜不可計數,覺客車實不敷所用。火車為華人素所未見,不知其危險安妥,而婦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聞搖鈴之聲,蓋示眾人已必就位,不可再登車上。坐車者盡面帶喜色,旁觀亦皆喝彩,注目凝視,頃刻間車便疾駛,身覺遙遙如懸旌矣。……”
英國《每日電訊報》:當中國人不再畏懼萬頃波濤:
“……受閱艦隊排成了長長的一列,艦上飄揚著巨大的紅色飛龍旗幟。這些龍旗是清帝國的海軍旗,現在它們起著國旗的作用,一共40餘艘軍艦——它們包括清帝國皇家海軍的16艘軍艦和前來參閱的西方國家軍艦——於1874年11月22日集結在天津大沽口,慶祝清帝國慈禧皇太后的40歲生日。”
“中國海軍共有12艘軍艦和4艘從日本俘虜的軍艦接受檢閱,他們的名字顯示出一個強大帝國的自信:‘福靖’號,‘建靖’號、‘威遠’號,‘澄慶’號,‘馭遠’號,‘橫海’號,‘康濟’號和‘龍驤’號。這場壯觀且帶有威懾力的閱艦式既是給友好國家也是給非友好國家看的,讓他們瞭解大清帝國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如此龐大艦隊的集結並不需要從保衛琉球以及帝國其他海運線的分艦隊中抽調一艘船隻。”
“戰勝日本帶來的狂熱席捲了整個中國。有的外國報紙這樣寫道,‘如果哪位中國人在看到如此壯麗和令人激動的情景時無動於衷,那他顯然不是愛國者,也不是真正的帝國臣民。’”
“這場閱艦式所在的海峽擠滿了載有面板被曬黑的觀光者的小船,這些小船在巨大的戰艦之間穿梭。只有當皇家遊艇‘永清’號駛過來時,這些觀光船才會自動讓出一條通道上。這艘名叫‘永清’號的輪船原來是屬於招商局公司的,現在被用來當作皇家遊艇。皇家遊艇上載有兩位皇太后,兩位親王,恭親王和醇親王,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皇家遊艇上沒有出現帝國大皇帝的身影。他本來應該是來代表他的母親檢閱的。有訊息說,大皇帝本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的關係,而且被慶典的其他活動搞得很累,所以他只能待在岸上的行宮裡用望遠鏡觀看這場盛大的閱艦式。”
“按照傳統,在加冕和其他國家慶典時候都要舉行閱艦式,這一次皇太后的生日慶典也是這樣,西方國家在亞洲的各支艦隊都受到了邀請來參加中國海軍的第一次閱艦式。中國海軍在這一次對抗日本的戰爭中拯救了國家。但在受邀艦隊當中,我們仍然能看到日本軍艦的身影。……經過兩次激烈的海戰,現在的日本海軍只剩下了一個可悲的空殼子。對海軍軍備負責的日本國防部的部長和文官們對這個事實感到如此尷尬,以至於他們對閱艦式這件事情三緘其口,希望沒人會注意到本週慶典中日本海軍角色的出現。”
“我曾就日本海軍是否舉行閱艦式進行過採訪,一位最近剛完成值勤任務的日本海軍的艦長說,日本的國防部已經明確任何人都不得在公開場合對此事發表評論。他說,‘否則就太尷尬了。我們的軍艦本來就不多,有的那幾艘都被中國人俘虜了。國內只剩下了幾艘可憐的小船,要搞一場有看頭的閱艦式太難了。硬要搞一場閱艦式只能讓日本丟醜。’我問他日本海軍如果真要搞閱艦式會是什麼樣子,他說,‘因為軍艦數量縮減得如此厲害,日本正在努力想辦法,我們最新的一艘船是從美國購買的一艘杆雷艇……’。他的話語裡表現出了難言的沮喪。”
第三百九十九章胡雪巖VS席正甫
“可惜皇帝不在這裡。”慈禧太后坐於“永清”號遊艇的寶座之上,望著受閱的龐大艦隊,嘆息了一聲,“這等海上盛景,可養人胸中浩蕩之氣,百年罕遇,錯過了實在是可惜。”
聽到慈禧太后的嘆息聲,慈安太后明白她的心意,安慰她道:“妹妹莫要心焦,皇帝只是這一陣子身子不適,錯過了不打緊,畢竟,這閱艦式,也不是就興辦這一次的。”
聽了慈安太后的話,慈禧太后想起仍在病中的兒子,對兒子的擔心壓過了他缺席閱艦式所帶來的不快。
同治皇帝本來也是要參加這閱艦大典的,但沒曾想在閱艦式舉行的前一天,同治皇帝突然暈厥,雖經太醫搶救醒轉,但“體虛乏力”,“不能行走”,無法參加閱艦式,是以臨時改為由恭親王和醇親王參加。
“咱們水師裡邊,最大的那一艘,便是鐵甲艦麼?”慈禧太后指著中國海軍陣列當中的一艘甚為高大顯眼的黑色軍艦,轉頭向恭親王問道。
“回皇太后的話,此艦正是鐵甲艦。”恭親王答道,“該艦乃是我水師擄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