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這五頂小轎一到巷口,立刻被守在那兒的巡丁們攔了下來。

那個不久前才捱了薛義兩巴掌的領頭巡丁,臉上的腫脹仍未消除,卻神氣活現的走到第一頂小轎邊,打量了一下那個隨轎的中年婦人,問道:“你們是幹什麼的?這條巷子已經封住,任何人不得出入,知道嗎?”

那個中年婦人滿臉堆笑,道:“敬稟官差大人,這五頂小轎裡坐的都是花滿樓裡的姑娘,她們是要到易牙居去出堂會的。”

花滿樓也是蘇州有名的青樓,樓裡的姑娘有七八十人,雖然遠遠不及天香樓,卻也排名在蘇州十大青樓之內。

那個領頭的丁勇來自鄉下農家,從沒聽過花滿樓,愣了下,側首問道:“劉三,花滿樓是個什麼地方?”

有幾名逛過花街,上過妓院的丁勇,一聽此言,禁不住鬨然大笑,其中一人道:“花滿樓是蘇州城裡有名的妓院,你都不知道?”

那個領頭的丁勇狠狠瞪了同伴一眼,罵道:“姓佟的,閉上你的鳥嘴,老子又沒問你,你多什麼嘴?”

那姓佟的丁勇縮了下頭,退到了劉三的身後,不再多言。

那個領頭的丁勇餘怒未消,叱道:“我關興旺嫖姑娘的時候,你姓佟的還不知道在哪裡呢。只不過老子喜歡揚州姑娘,不喜歡蘇州的妓院而已。”

那隨轎而來的中年婦人扭著細腰走到關興旺面前,彎了彎腰,算是行了個禮,道:“官差大人,揚州的姑娘雖然纏足的多,三寸金蓮固然可愛,但是我們蘇州的姑娘玉足纖纖,也並不遜色,你怎麼不光顧呢?”

JZ※※※女子纏足的風氣,源自何時,說法不一。

比較可靠的則是源自於五代十國時的南唐李後主時,當時有宮嬪窈娘常以錦帛纏裹雙腳,屈作新月形狀。

窈娘精於舞技,嬌小白皙,骨肉柔軟,雙足纖細,婀娜多姿,凌波迴旋之際,飄飄如仙,後主驚才絕豔,為之醉心不已。

窈娘便是蘇州人,她的雙足纖小,細嫩如玉,處處皆可翩然起舞。李後主曾鑄一寬長、高度皆六尺的盤形金蓮,在上面綴以珍寶,塗上五彩,四周拉上錦幔,垂下纓絡,供窈娘以帛纏足,舞於金蓮之中。

南唐亡於宋,入宋之後,閨秀名媛爭相仿效她的纏足行徑,逐漸形成一種風氣。

不過這都是種暫時的現象,也都僅流傳在官家富紳的內眷之間,一般民間女子,纏足的仍是少數。

相傳大明皇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馬皇后,便是一雙大腳,民間傳說,她的大腳長有一尺二寸,踏穩了一十二省的江山,不過明朝共有十三省,故此常有一省會惹來天災、兵刀之禍,極難平靜。

有一年,在上元燈節之際,明太祖和劉伯溫微服出遊,見到京城中某處商號前高懸彩燈,上貼燈謎無雙,引來不少遊人觀賞和猜謎。

這些燈謎都是圖文並茂,不過其中有一則完全只有圖畫,而無文字的燈謎,頗為引人注意,那則謎面給的是一個大腳婦人,懷中抱了個西瓜,神情滑稽,栩栩如生。

朱元璋想了好久,都不明其意,以此詢問劉伯溫,結果劉伯溫說,此謎的謎底是影射“淮西大腳婦人”。

由於馬皇后是淮西人士,又是天下聞名的大腳,朱元璋認為該名商人以燈謎諷刺馬皇后,返宮之後,欲派兵將出謎題的人和商家一起捕來下獄,結果還是被皇后制止,表示元宵之夜,金吾不禁,君民同樂,不必為此小事而貽笑天下臣民。

馬皇后的賢德,天下聞名,於是纏足這風大斂,官紳之家也不再讓女兒纏足。

故此在大明皇朝的早期,真正裹小腳的女子並不很多,北方女子可能比較多一點,至於南方佳麗則十之八九都是天足。

大明中葉之後,正德年間,江南女子纏足的頂多不過三成,一般民間女子都是保持著天足,以自然為美。

而這些纏足的女子,大部份是官宦家裡的閨秀名媛,其他一部份則是青樓女子。

至於江湖人士,武林世家的女兒,則為了練功所需,絕不纏足,冬天穿襪套棉鞋,夏天穿布鞋或小蠻靴,尤其是練腿功的武林女俠,更是不可纏足,並且在靴尖還要鑲鐵,才能增加蹴踢的威力。

故此纏足之風,是從明代中葉之後,才漸漸盛行,尤其是到了滿清入關之後,更成為風尚,女人的腳越纏越小,形成所謂的“三寸金蓮”,不過這也僅限於城市,鄉間婦女仍是天足。

這些纏足的閨閣千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走路時尚需女僕婢女攙扶,形同殘廢,實在不知美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