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德起身後,從文天祥手裡接過聖旨道:“文大人、史大人、李大人,三位一路車馬勞頓,以呂某之見,大家先休息一晚,明日再議大事不遲。”
文天祥道:“好,呂大人,明日一早我等再行商議。”
對於襄陽的嘉獎,經我仔細考量過。呂文德、呂文煥位居封疆大吏,但暫無卓著之戰功,不過,既然有欽差前往,多少也該給些獎勵,是以我將嘉獎給了呂家的呂文信和呂師夔。
我不希望和原來的歷史一樣,呂家和朝廷相互猜疑,擁兵自重的大將向來為朝廷所忌,南宋初期的岳飛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戰爭起始,君臣猜忌實為大忌,我當然不會犯此錯誤,儘管呂家在襄樊經營了十多年,已經自成一體,但我還是相信呂家對我的忠誠。
夜已深,雖然累了一天,呂文德躺在床上卻是翻來覆去,無法入睡。“陛下派來了三位朝中重臣,足以見得對襄陽城的重視。不過,陛下有沒有對我不滿呢?榷場?重用呂家人?這些會不會讓陛下的內心有所想法呢?”呂文德想道。直到天快亮時,呂文德才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在帥府吃完早飯,文天祥道:“臣等三人奉陛下旨意巡視襄樊,意圖就是為了提升襄樊兩地軍民的信心,此外,有關軍務事宜陛下也有明確的指示,史大人,你先來說說。”
一旁的呂師孟將襄陽城一帶的軍事地圖擺放在桌上。史巖之道:“呂大人,請看地圖,離襄陽最近的是南邊的郢州和東部的隨州,目前,郢州一帶有臨安軍區張順將軍所部六千多人,水師陳弈大人所部三千多人,根據陛下的旨意,年底前,臨安軍區吳松含所部整編第三廂全體將士會抵達郢州,明年三月之前,合併後的江淮軍區首先會派出一個廂的軍力抵達隨州,到時,我軍在襄陽一帶的兵力就會達到十萬人左右,而陛下也會在襄陽之戰進入交織狀態時,率領御林軍親征來此。之後,看襄陽大戰的進展,或許還會有更多的援軍到此。”
“什麼?陛下會御駕親征?”呂文信激動道。作為襄陽軍中的第一高手,呂文信的級別不夠,是以並沒有親眼見過現任皇帝的真容,但自打得到破虜戰刀後,呂文信就對我這個皇帝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和好感。
文天祥道:“陛下的確親自說過這話。”
“不妥。”呂文煥道,“襄樊之地集聚了蒙古數萬大軍,文大人,你們當說服陛下,不可輕易涉險。”
李北洋微微一笑道:“呂大人,陛下的性子你們又不是不知,陛下決定的事情哪會輕易改變。”
呂文德點點頭道:“不錯,陛下雖然待人溫和,能夠聽取他人的建議,但卻極為堅定。文煥,我等只要儘量將蒙古大軍拖在襄陽城下,陛下在郢州一帶指揮戰鬥就當無妨。”
史巖之道:“當日我等也勸過陛下,陛下卻說,我朝數十萬大軍,且良將如雲,難道還護不得陛下之安全嗎?”
呂文信笑道:“陛下豪氣干雲,實為我大宋之明君也。各位大人,陛下親征時,末將率領黑炭團前往保護,必定不讓陛下有半分損傷。”
史巖之道:“呂將軍武藝高強,有此良將,陛下也是深以為喜。”
呂文信高興道:“末將還得感謝陛下所賜,有了破虜戰刀,末將也不再懼怕那阿術的蘇魯定了。”
“報。”問外守衛的聲音突然響起。
“進來。”
“大帥,蒙古人又開始砲擊東門了。”
文天祥道:“呂將軍,那我等一起前往東門。”
呂文煥道:“文大人,蒙古人的拋石機數量眾多,還是等戰事告一段落再去吧。”
“無妨,呂大人,城樓上的將士不也在堅守嗎?”
呂文煥見文天祥不似作偽:“那好。文大人身為文官,竟也有此膽識,呂某佩服。”
襄陽城東,蒙古拋石機發出的石塊不停地撞擊著城牆及城樓上的掩體,大部分守軍都撤下城樓,躲進了掩體之中。依舊堅守在城牆上的呂師夔遠遠看見呂文德等人前來,連忙小心翼翼地避開飛石,迎上前來,阻止道:“大帥,這裡危險。”
呂文德頓步不前道:“三位大人,就在這裡吧。師夔,過來,拜見欽差大人。”
“欽差?”呂師夔暗自叫了聲,立即上前行禮道:“襄陽軍區第十六廂指揮使呂師夔見過欽差大人。”
“呂將軍,不愧是將門虎子,英雄出少年啊。”文天祥讚道。
史巖之笑笑:“師夔,還記得老夫嗎?”
“史大人?”
“呵呵,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