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任,自會答應伯顏之請求。”
“哈哈。”我大笑道,“好一個‘以天下為己任’,好一個伯顏,既然你如此說來,朕自當允諾。”
伯顏心裡一喜:“伯顏謝過宋朝皇帝陛下。”
六月的天氣十分炎熱,不管伯顏是出於什麼目的,其做法對於保護環境都是大有益處的,即便他們不處理,我也會下令將這些屍體掩埋的。
“伯顏,你派兩千名將士前來此處掩埋你軍之陣亡者吧。但需記住,只能攜帶挖土的器具,如果我軍將士發現你等攜有弓箭刀槍,那我軍自會開槍射擊的。”
“陛下放心就是,伯顏這就回營安排,大約兩個時辰後來此收葬我軍陣亡將士。”伯顏雙手作揖,再次謝道,“陛下之大恩伯顏銘記於心,陛下,袁先生,伯顏告辭。”
一個時辰後,我在灌子灘中軍大帳中召開了各路將領參與的總結會。
“參見皇上。”
“免禮,眾位將軍,今日一戰,大家都辛苦了,請坐。”我笑笑,首先問道,“江愛卿,我軍的傷亡情況如何?”
江萬載面帶笑容,頗為興奮地答道:“陛下,經清點,我軍共計傷亡一千二百四十六人,其中陣亡者只有二百八十七人,重傷者三百零九人,絕大部分傷亡的原因都是由於元軍的弓箭所致,在陣地戰中,忠順軍陣亡十三人,重傷四十四人,破虜軍無人陣亡,重傷二十六人。根據估算,蒙古士卒陣亡者不會低於一萬二千人,加上受傷者,對方的傷亡人數至少在二萬以上。交戰雙方的這種傷亡比例之懸殊,在老臣數十年的從軍生涯中還屬首次。如果放在之前,老臣是無論如何想象不到的,火器的威力之大,的確讓人驚訝啊。”
我點點頭道:“此次大戰,我軍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這也就證明了火器是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對於每次戰役,在勝利之後,都要及時進行總結,大到戰役的戰略戰術,小到每名士兵的表現,好的要保持,不好的則要檢討,要改進,以免下次再犯。”
“是,皇上。”
我接著道:“這次戰役,我軍動用了火炮、火槍,甚至還有投擲彈,可以說,我朝的秘密武器全都用上了,但是,仍然有上千名將士傷亡,在面對元軍近距離的重型盾牌時,只有首次用於戰爭的投擲彈方才有效,這就說明了我軍的火器還需要不斷地改善。對於這次戰爭中我軍體現出來的優勢朕就不說了,你們各軍自行下去總結,上報於朕及抄送軍務院,朕下面來重點說說不足之處。”
“首先,在大營的設定上,對於元軍弓箭的破壞力,明顯是低估了,以至於護欄上層屢屢遭到對方弓箭手的襲擊,雖然有二十軍將士的保護,但也極大地影響了火槍發射的頻率。因此,今後在設定大營時,必須考慮到,在敵人的弓箭手進行拋射之時,如何保證火槍手的正常射擊速度以及火槍手的安全。第二是有關火槍手發射時機的選擇,今日一戰,元軍連續進攻了五次,我軍的火槍幾乎沒有停頓過,雖說我朝的彈藥還算充分,但火槍的發熱度卻是個大問題,這和火炮的情形一樣,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個弱點是無法改善的。如果阿術知道這點,不要命地再連續發動兩次衝鋒,那火槍就會因發熱問題無法正常射擊了,我軍也只能回到傳統的方式上,以冷兵器進行戰鬥,儘管我軍的戰鬥力和士氣均提升得很快,但傷亡卻會因此增加,這就不是朕希望看到的了。”
對於任何一個士兵的生命,我都看得很重,對於我的這種觀點,不管在座的將領是否理解,但都是知道的。
“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火槍,比如,能否將火槍手與弓箭手結合起來?我軍的弓箭手雖說比不上蒙古人的騎射手,但作為火槍的補充,朕認為應該還是可以試試的。”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日本鬼子在侵華戰爭中使用過的小鋼炮,不過,我立即打消了這種念頭,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研製出來的。我喝了一大口茶水,繼續言道:“目前,我軍的火炮只適用於遠端轟擊,無法做到對於近距離的平射,為了彌補這點,朕決定將火藥監研製的噴火槍儘快用到實戰中來,在使用中再加以改進。公孫小宸,讓郢州陸秀夫通知火藥監,在下一次運送彈藥及投擲彈時,順便將噴火槍的試驗品一併運來。”
公孫小宸起身道:“是,皇上。”
“恩,坐下吧。對於今日之戰的所有我軍將士,朕都感到十分滿意,但朕唯一要提出來表揚的就是忠順軍,儘管是第一次參加戰鬥,但忠順軍的戰鬥力和精神風貌都足以讓朕為之感到驕傲,任誰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