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8部分

西,該總結各部的功過了。大禹完成眾君朝會的南鎮之山,後來被稱為“計功山”或“會計山”,後世又被稱為“會稽山”。

天下眾君朝會、鼎定中華之舉,自塗山始,至會稽山圓滿。在會稽山之會上,大禹將中華版圖劃分為九州,每一州都包含眾多部族,天子將定期巡視,將來也可任命官員為使者牧守一方,這是加強中央統一治理的舉措。

會稽山之會不僅平定了百越,也安定了天下,眾君與萬民皆讚頌。大禹是在斬殺防風氏之後順勢完成了這件事,有些細節在史中早已模煳,流傳下來的只是事情的大體過程。在會稽山評定功過時,大禹不僅宣佈了防風氏的罪狀,同時也承認了其人對治水以及整合百越諸部有功。

到了後世,也有人認為防風氏死得太冤,後來也有各種傳說為防風氏喊冤,但這些聲音差不多是兩千年後才出現的。而在當時,大禹斬防風氏平定百越,一統中華劃九州,天下各部無不讚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029、無名丘

虎娃等人在崑崙仙境中行遊了三年,幾乎走遍了每一處地域,但對此天成洞天的玄妙只是領略了大概。這裡的草木山河、天地靈息,皆體察入微、瞭然於心,難道這樣也僅僅是個大概嗎?對虎娃而言的確如此,因為其所求與凡人不同。

玄源、東華、太乙、黃鶴、靈寶、祿終、昆吾、青丘等人當然也大有收穫。在行遊大約一年後,青丘找到一個地方,無論地氣靈樞還是景物風貌都極適合將青丘洞天挪移至此,她就留在那裡修行了。

在行遊的第二年秋天,祿終也停下了腳步,他找到了一處很適合鑿建洞府的地方,便在那裡結廬而居,昆吾也留下來陪伴父親。那一帶有很多勐獸出沒,山中還能見到已開啟靈智的妖修,祿終倒無所謂,反而覺得挺好。

崑崙仙境先前與世隔絕,自行演化千年,如今已有草木成精、禽獸成妖,但這些妖精以前根本就沒有見過人,當然不知化為人形修煉、也不能口吐人言,更沒有什麼秘法傳承,修煉的只是天賦神通而已,可謂千姿百態。

行遊途中,青丘、祿終、昆吾分別停下了腳步,但敖廣和善吒也趕來了。三年之後,他們又來到了太乙曾選定的地方,先幫助太乙開闢仙家洞府。太乙開闢的仙家洞府看上去有點像巴原彭山的那片幽谷,只是規模要大得多。

天成洞天中增長的山河並不大,只有數里方圓,那是新開闢出來的,為太乙的清修洞府,眾高人一起幫忙,就是後世的金光洞。金光洞的外圍也經過改造,成為一片福地道場,就是後世的幹元山。

太乙還特意回到巴原一趟,將金獅九靈也給帶來了。九靈如今已有大成修為,但還不能獨自進入崑崙仙境,所以要師尊護送。太乙命九靈鎮守這處道場福地,同時也負責繼續鑿建景物,還可收服或尋機緣點化附近的妖修。

虎娃和玄源並沒有出手開闢洞天山河。太乙不敢煩勞師尊,同時這也是他與眾同門的修行練。行遊三年已畢,除非能修為更進,否則再逛下去暫時也難有更多的領悟了,對虎娃與玄源而言皆是如此。

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風景,會有不同的體會,這在於人;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去看同一片風景,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收穫,這在於心境。也許等到將來修為更進時,再行遊崑崙仙境各處,可能會更有領悟吧。

太乙等人在崑崙仙境開闢洞府與道場時,虎娃與玄源回到了洞庭仙宮,並將仍在洞庭仙宮中的青牛、裡、嘰咕等傳人都打發走了,讓黃鶴送他們也去崑崙仙境遊。仙宮中只剩下了玄源和虎娃。虎娃牽著玄源的手道:“我們終於等到了今天,且在無邊玄妙方廣中相見。”

九境九轉圓滿,玄源將天刑飛昇。遭遇了怎樣的天刑,只有玄源自己清楚,而洞庭仙宮中的事情,亦無外人知曉……

無邊玄妙方廣中一無所有,若萬物誕生之前。玄源凝聚仙家形神,若萬物誕生之初。事先若無指點,這個過程不知要用多長時間,甚至會迷失於無邊玄妙方廣,凡人很難體會那沒有時空的概念。

而玄源凝聚仙身,只是片刻的事情,然後她就“看”見了虎娃。凡人所謂看,依託於感官,是眼睛對光線的反應。無邊玄妙方廣中既然什麼都沒有,當然也不可能有光,所以這只是一種仙家形神感應。

並未開闢帝鄉神土,未入仙界,怎能在無邊玄妙方廣中相見?虎娃展示的境界比當初的山爺更玄妙,他站在那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