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二、病證鑑別

1。感冒與風溫

本病與諸多溫病早期症狀相類似,尤其是風熱感冒與風溫初起頗為相似。但風溫病勢急驟,寒戰發熱甚至高熱,汗出後熱雖暫降,但脈數不靜,身熱旋即復起,咳嗽胸痛,頭痛較劇,甚至出現神志昏迷、驚厥、譫妄等傳變入裡的證候。而感冒發熱一般不高或不發熱,病勢輕,不傳變,服解表藥後,多能汗出脈靜身涼,病程短,預後良好。

2。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較輕,全身症狀不重,少有傳變。在氣候變化時發病率可以升高,但無明顯流行特點。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發熱不退或反見加重,應考慮感冒繼發它病,傳變人裡。時行感冒病情較重,發病急,全身症狀顯著,可以發生傳變,化熱人裡,繼發或合併它病,具有廣泛的傳染性、流行性。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本病邪在肺衛,故屬表實證。但須究其病邪的性質,區別風寒、風熱及其兼夾。

1。辨風寒風熱

一般而言,風寒感冒以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疼,鼻塞流清涕為特徵;風熱感冒以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口渴,鼻塞流涕黃稠,咽痛或紅腫為特徵。其中咽部腫痛與否,常為風寒風熱辨證主要依據。亦有初起屬風寒感冒,數日後出現咽喉疼痛,流涕由清涕轉為黃稠,此為寒邪鬱而化熱。

2。辨不同兼夾

夾溼者多見於梅雨季節,以身熱不揚,頭脹如裹,骨節疼重,胸悶,口淡或甜等為特徵;夾暑者多見於炎夏,以身熱有汗,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為特徵;夾燥者多見於秋季,以身熱頭痛,鼻燥咽乾,咳嗽無痰或少痰,口渴,舌紅等為特徵。3。辨偏實偏虛

一般而言,發熱、無汗、惡寒、身痛者屬表實,發熱、汗出、惡風者屬表虛。至於虛體感冒,往往反覆發作,纏綿不愈。

二、治療原則

感冒的病位在肺系衛表,治療上應因勢利導,從表而解,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義,宜採用解表達邪的治療原則。風寒證治以辛溫發汗,風熱證治以辛涼清解,暑溼夾雜者又當清暑祛溼解表。

三、證治分類

1。風寒束表證症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痠痛,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咽癢,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證機概要:風寒外束,衛陽被鬱,腠理內閉,肺氣不宣。

治法:辛溫解表。

代表方: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兩方均為辛溫解表劑,前方疏風散寒,用於風寒感冒輕證,後方辛溫發汗,疏風祛溼,用於時行感冒,風寒夾溼證。

常用藥:荊芥、防風、蘇葉、豆豉、蔥白、生薑等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紅宣通肺氣。

若表寒重,頭痛身痛,憎寒發熱,無汗者,配麻黃、桂枝以增強發表散寒之功用;表溼較重,肢體痠痛,頭重頭脹,身熱不揚者,加羌活、獨活;溼邪蘊中,脘痞食少,或有便溏、苔白膩者,加蒼朮、厚朴、半夏;頭痛甚,配白芷、川芎散寒止痛;身熱較著者,加柴胡、薄荷疏表解肌。

2。風熱犯表證

症狀: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洩不暢,頭脹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黃,咽燥,或咽喉乳蛾紅腫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乾欲飲,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

證機概要:風熱犯表,熱鬱肌腠,衛表失和,肺失清肅。

治法:辛涼解表。

代表方: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兩方均有辛涼解表,輕宣肺氣功能,但前方長於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表證熱毒重者,後方重在清宣解表,適用於風熱襲表,肺氣不宣者。

常用藥:銀花、連翹、黑山梔、豆豉、薄荷、荊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竹葉、蘆根清熱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氣,化痰利咽。

若風熱上壅,頭脹痛較甚,加桑葉、菊花;痰阻於肺,咳嗽痰多者,加貝母、前胡、杏仁;痰熱較盛,咳痰黃稠者,加黃芩、知母、瓜蔞皮;氣分熱盛,身熱較著,惡風不顯,口渴多飲,尿黃者,加石膏、鴨跖草;熱毒壅阻咽喉,乳蛾紅腫疼痛,加一枝黃花、土牛膝、玄參清熱解毒利咽;時行感冒熱毒較盛,壯熱惡寒,頭痛身疼,咽喉腫痛,咳嗽氣粗者,配大青葉、蒲公英、草河車等;若肺熱素盛,風寒外束,熱為寒遏,煩熱惡寒,少汗,咳嗽氣急,痰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