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登基的步驟這玩意華夏完了幾千年,如今大臣當然不會有絲毫的陌生。
十天,整整十天,劉宇真正可以說是白做了十天,把該走的程式基本已經走到了,接下來除了的事情就已經沒有什麼了。
當然腳步也不會停止,無論誰稱帝都是十分凝重的,更何況劉宇這位拯救了華夏改變了一個時代無敵帝王呢,當然也是一樣。
第十一天劉宇帶領群臣直接離開了京都向著五嶽而去,在華夏五嶽就是天地的代表也是中國唯一真神盤古的體現。
每一個開國之君都會拜祭五嶽,史稱五嶽封禪,而作為結束這個時代無敵皇者,劉宇當然也不會有絲毫的例外。
整整一個月,劉宇都在奔波五嶽之中,分別祈告上天,進行封禪儀式。
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其後漢武帝巡遊四方,遍祭五嶽,奠定了五嶽封禪制度的基礎。到漢宣帝時正式頒詔命名。
到如今五嶽封禪已經成為了一種某種意義上的形式,當然劉宇的封禪並不會像歷代帝王一樣的心態而只是和秦皇漢武一樣,簡簡單單向天下闡述。
闡述他劉宇擁有稱帝的資格,也已經得到那個資格那就足夠了,而不只是炫耀自己的功績,那不必要,也不需要,他劉宇的功績還需要炫耀嗎?
劉宇需要的就是保持更多的華夏的東西,這些曾經失去的東西,才是劉宇最為想要的,也是整個華夏民族在原本那個時空永遠丟失的東西,那才是最為重要的。
第四百零二章 分封制
五嶽封禪整整進行了十天,十天的時間劉宇可謂是忙前忙後,那是一步都沒有休息,直到再度過去半個月,劉宇再度回到上京。
上京也就是京都上海,也是劉宇為其取的名字,一回到上京群臣也沒有絲毫的閒著一份份請願如雪片般的飛來,無疑就是要給劉宇新增封號。
劉宇有種無語的感覺,他還沒死呢,封號有個屁用,在華夏所謂的封號只是一名帝王死亡後才有的東西,現在給他加封號,不是詛咒他早死嗎。
劉宇直接把這些玩意當眾就直接往他們頭上砸去,沒有絲毫的給他們留面子,不過對於有些人的想法還是一清二楚,他劉宇稱帝了。
可是升官發財好像還沒有他們一點點影子,這怎麼不讓他們著急呢。
“好了!這是我初步定下的封賞,三位看看吧!”以為如何,次日,劉宇就只是召喚了王林王應麟林權三人單獨議事,三人已經來就被劉宇塞入一份名單。
戶部部長晉升南國公,賞金十萬,封地三千里,兵額一萬,兵部部長王林晉升東國公,賞金十萬,封地三千里,工部部長晉升為北國公,賞金十萬,封地三千里。
三人接過紙張一看,不由紛紛臉色大變,上面的確就是他們群臣的賞賜,可是這賞賜卻不得不讓他們臉色大變,實在太多驚人了。
三人碰的一下全部給跪下來,一個個激動的開口道:“陛下。三思啊,分封絕不能再度開啟啊!”漢族人跪天跪地。跪祖宗,別說皇帝就算父母也是不跪額。
可是如今的情況就是三人,三位漢國最頂尖的存在一時間全部給跪了下來,給予劉宇震撼是有多大,那是可想而知,不過劉宇也反應的快,直接閃開,別人的下跪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承受的。哪怕他是皇帝也不行。
“陛下!分封是大禍,絕對不能進行,請陛下收回成命。”三人齊聲的開口道,作為精英他們當然明白分封的壞處,那可是驗證過的東西。
上古三代就是這個玩意,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分封的物件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
被封諸侯的義務是:要服從國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貢獻財物,要派兵隨從周王作戰;周王先後分封的重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衛、宋、晉等;魯,燕。晉是周王姬姓封國。分封的作用是:鞏固了西周的統治,拓展了疆域。
春秋時期,分封制崩潰。崩潰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諸侯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葵丘會盟,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認。標誌著分封制極致滅亡。秦朝統一後,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結束。
而分封制的結束也讓大家看到了分封制那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分裂,一個好好的國家,如果使用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