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兩年了!終於要醒了,加大能量供給。”這名被稱之為神女的中年婦人,臉上也閃過一絲欣喜的神色,隨即隱去。
“雅兒,明年我一定會去找你的!”此刻劉宇才明白清雅在他心中的地位竟然絲毫沒比這江山差,甚至更高。
如果不是處於這華夏千古威局之中,劉宇甚至懷疑自己會丟下基業去找清雅,他此刻也終於明白華夏為什麼有這麼多隻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君王了。
不過顯然如今他不可能成為其中一個,畢竟在這華夏千古威局之中,劉宇良知還有使命都不停的警示著他,目的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來人!給我召集百官,就說孤有要事要商討。”劉宇直接對著身旁的女官吩咐道,這女官也不是別人,正是李怡然。
“是大王!”李怡然瑩瑩一拜,充滿無限風情,隨即走了出去劉宇如今可對這位沒任何想法,所以也只是無奈的搖搖頭,並沒說什麼。
(解釋下東西,這張由於情節需要讓人看起來有點像玄幻,其實則不然,如今現實之中也存在,熟稱玄學。各位大大放心本書依舊是歷史,是按照歷史發展,不會出現太大坑爹事情發生。)
還有感謝格尼,中暑客棧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試
三個月過去了,科舉的日子早已經定了下來,不過這次科舉並沒有全面,只是覆蓋了瓊州還有流求,其他的地方基本都是鞭長莫及。
而考試試題,由於只是鄉試,試題都是由考官而出,鄉試的考官為當地最高長官,以及副職,如今副職根本沒有齊全,有些地方甚至沒有,這張考試漏洞還有不公平之處比比皆是。
不過劉宇也不在意,這次他也沒打算真正挑選出合格人才,只是試試水而已,而且劉宇建國時候就說了,任何人都擁有權利告任何人,當然前提要是你擁有證據。
所以漏洞多多少少,彌補了一些,而且由於是新朝真正那種官員不說沒有,但也不會多,頂多一兩個而已。
“孟兄,你也去參加鄉試啊!”在基隆城,一所縣衙門口一名儒生向著孟華招手道,語氣之中充滿了驚訝,似乎難以置信孟華會參加這科舉是的。
基隆城比較大,兩年來特別這三個月移民特別多,如今已經擁有十七萬人口,劉宇就分別在東西南北四方設立了四個衙門,此時正好作為基隆城鄉試之地,基隆城的鄉試都是由漢王親自制定的,相對其他地方無疑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悲哀。
劉宇科舉可不是按常理出牌,如果說縱觀所有朝代的科舉,唐朝為最,明為末,元清直接被排除,宋朝的科舉制度還可以,可劉宇都不打算去用這些朝代的。
儘管劉宇的七科分法有點像唐代的,不過那也只是像而已,劉宇要的可是真正的人才而不是一些只會之乎者也的廢材,儘管除了滿清的科舉,還沒有看出那個朝代的科舉造出這等怪胎。
不過正所謂不怕就怕萬一,一旦萬一他弄出這種事,他漢國不就完了,而何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種事劉宇堅決不允許發生。
所以他直接準備從源頭遏制這種事情的發生,考的都是自主能動性的東西,哪怕文也是如今,史到例外,劉宇直接按照原來的方法考核。
史書是必須的嚴謹的,這千古也不能變,史書原先的神聖性哪怕君主也不敢觸碰,壞了這規矩那就是我們鼎鼎大名天可汗李世民,劉宇可不想也不會去成為第二個大,所以劉宇準備再度恢復史家的獨立性和神聖性。讓他們還原一個真正的歷史,劉宇後世一份驚天寶藏。
,對於孟華到來,青年顯得十分吃驚,要知道孟華別看他還年輕,似乎只有三十出頭點,可是知道他的都明白這位的恐怖,這位十七歲就直接科舉第二,要不是一個更加妖孽的傢伙擋著,這位恐怕就是為三元即地了。
不要以為三十歲很大,在華夏這塊地方,混官場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那就是靠資歷,人脈還是其次的君不見劉宇穿越而來之前的國家領導人基本都是六十多歲嗎,哪怕劉宇前世哪位**也是五十多歲才當上的。
三十歲對於任何人來說還只是起步而已,四十基本定向,這句話換在官場上根本就不通用,六十基本定向還差不多。
“呵呵!是章華兄啊!”孟華尋聲看去,咦!竟然還是熟人,是當年和他一起的進士,只不過後來他們還不沒來得及當官一展報復,南宋就滅了,陰差陽錯的兩人就流落到了流求。
“章華兄,此話就不對了,如今蒙元竊據中原,宋庭軟弱如今更是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