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一股濃郁的陰謀感撲面而來,李讓的腦袋立馬搖的猶如撥浪鼓一般……
第831章 。拐帶王長子
撤退回關內的決定到底被在宴會上定了下來。
雖然沒有取得到意料中大破卑路斯的勝利,不過連續幾個月的軍事行動下,閩國附近中亞原住民塞種人以及阿蘭人扛不住打擊,大批的歸附到了閩國麾下,以南下河中的葛邏祿人作為核心,一個閩國撐起的勢力圈兒倒是大體上形成。
有這麼一群傢伙在塞外,兩三年之內,閩國呼羅珊領土北方是不渝再有中亞遊牧民族騷擾了。
畢竟是自己等大臣被說服,閩王才雄心勃勃聚集二十萬大軍想要大幹一場,結果出兵意料不足,列位宰相同樣面色無光。
在宰相們搬救兵下,從西方防線趕過來王玄策吃完一頓酒宴就知趣的匆匆又趕了回去,他來是因為他在閩*中的老資歷,最早的行軍長史,只有他才能勸動閩王及早撤兵。
至於走的這麼匆忙,也有王玄策的考慮,最早他是主張向西用兵的,如今北方的戰爭打的不溫不火,那點兒斬獲還不如軍費花銷的多。這種情況下他再在閩王面前天天晃悠,不就明顯提醒李捷,嘿,你個二貨,早聽我的多好?這下傻眼了吧?
臣子在君王面前炫耀,可絕對的取死之道。目前閩國疆域逐漸有穩固下來的驅使,按照歷史上的大走向,這個時候可是王朝轉向內鬥的時候,大多數時候也是君王卸磨殺驢殺功臣的時候,他王玄策可不希望成為閩國開國大案第一個犧牲品。
生怕李捷看著自己覺得噁心,接風宴一借宿,王玄策就藉口西部邊防匆匆離開了興都庫什,渾然不知道這會他多心了,這會兒李捷根本沒有心思跟他計較,比他還要噁心李捷的事情如今正被李捷抓在手心裡。
那串十字架。
雖然提倡著信仰自由,實際上,閩國還是以儒教為主,儒家不崇拜神,主張子不語怪力亂神,就算偶爾涉獵也不過是儒生清閒之時的消遣,結果他李捷的兒子,閩王的長子,在李捷一個沒顧及到竟然接受了前來閩國訪問的教皇尤金一世的忽悠,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
還好李讓是以私人身份,不然的話,以他王長子的敏感身份絕對會在閩國境內引起騷動的,到時候其他各教派也都會陷入不安,而且對於後世歐洲教廷與君王之間的齷蹉權力鬥爭李捷可是知道的太多了,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帝國落得跟法國,神聖羅馬帝國那樣受制於教廷。
正好今天李讓遺落的銀十字架勾起了李捷的心事,戰事如今也算告一段落,等到薛仁貴與完顏阿骨打的大軍一回來,閩軍就可以徐徐退回關內,李捷也有功夫與李讓好好談一談將來了。
天空再次飄起了渺渺雪花,弄得本來就遲暮的天兒更是霧濛濛的,就算禁軍的偏房也是冷的讓人縮手縮腳,幾個禁軍步卒一面跺著腳取暖,一面咒罵著這鬼天氣,這功夫,朦朧的雪中,一個身影恍惚的在雪幕中露了出來。
“沒到下職就擅離職守,你們不想要腦袋了嗎?”
想都沒想,負責考勤的禁軍都尉沒好氣的就怒吼了過去,但片刻之後,他就感覺到了不對,那個瘦長身影背後,又冒出來個又高又壯的碩大身影,對於禁軍們來說,可太熟悉了。
略帶哆嗦,禁軍都尉單膝叩拜了下去,結巴的拜見道,僅僅片刻,看見禁軍頭領贊婆又是跟在那瘦高人影身後,一個可怕的可能冒上禁軍都尉心頭,他就帶著絕望又是乾巴巴拜倒。
“拜,拜見閩王。”
“末將言語不端,還請閩王……”
沒等那禁軍都尉說完,李捷已經不耐煩的一筆畫手道:“孤找李讓。”
誰知道這句話卻讓這都尉更加磕巴的趴伏在地,寒冬臘月卻是滿頭冷汗,支吾的回答道:“回稟陛下,李,李校尉下午時候就請假走了,好,好像是去拜見安娜公主。”
“安娜?”
聽到這個名字李捷又是禁不住鬱悶的咧了咧嘴,宮裡最不讓李捷放心的也就是這妞了,她把李讓拐帶去,絕對沒什麼好事兒。
心裡存了個心事,李捷乾脆沒和那個戰戰兢兢的都尉繼續糾纏,領著贊婆轉身就往後宮走去,可憐哆哆嗦嗦的禁軍都尉走了半天都沒敢站起來,還在心頭揣測著剛剛究竟有沒有說錯話,閩王會不滿意嗎?
安娜的麗宮之前,透過窗戶,倒是看到這妞縮的像個小鵪鶉一樣裹在被裡坐在暖榻上,一個年輕軍官坐在遠遠的床下,兩人不知道談論些什麼,這一副正常的模樣倒是讓李捷微微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