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那幾個叔叔。
他父親兄妹五個,他爸排行老三,還有三個叔叔以及一個旅居海外的老姑。
不過除卻這個常年在國外的老姑外,那幾個叔叔他真是一分鐘都不想見到。就連這回他父親出事,他都沒想到去跟那幾家借錢。
至於為什麼鬧這麼僵,說起來還是因為錢的原因。
因為他父親繼承了顧家的祖傳醫術,他爺爺顧順義在臨終前說,要把所有遺產都留給他爸。
這些遺產裡,包括醫藥書籍,六里店兩間門面房,以及百十萬現金。
因為遺囑只是口述,並沒有留下白紙黑字,幾家叔伯在他爺爺嚥氣後,連頭七都沒過,就跟他家打起了官司。
最後他家沒要那兩間門面房,還有那百萬現金,只留下了醫書。
這麼多年過去了,那幾家一直耿耿於懷,怪他爺爺偏心,加上他爸為人處世也不圓滑,使得幾家人形同陌路。
怕父親為難,他最後還是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從吳都趕到六里店時已經快11點了,顧昌盛穿著正裝站在樓下等他,見他從計程車裡下來後,迎上前來道:“先走吧,那邊催了幾個電話了。”
顧元嘆連家門都沒進,被他父親拽著又趕往了城西一塊最豪華的泰和酒樓。
……
要問ks這邊有什麼特產,有兩樣東西是繞不過去得,一個就是“奧灶面”,還有一個就是大閘蟹了。
先說奧灶面,這個歷史由來已久,不同於官面上的解釋,民間傳說,很久以前ks有家麵館的生意特別好,好到每天都爆棚的地步。
而在這家麵館對面也有家麵館,他家的生意慘淡,門口羅雀。
那家生意不好的麵館,就特別嫉妒對面那家,為了搶生意,他就說對面那家男主人特別邋遢,經常流鼻涕,還隨手把鼻涕甩到燙麵的鍋裡,非常的齷齪。
而吳都話裡的“齷齪”發音跟“奧灶”差不多,久而久之,隨著那家麵館的聲名鵲起,同時流出的還有“奧灶面”這個典故。
至於大閘蟹這個就不用多說了,ks“陽澄湖”的大閘蟹,味美肉鮮,早已聞名海內外。
每到金秋九月,隨著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上市,來自海內外的客人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而作為產地,城西這邊就挨著陽澄湖,這邊的酒店、飯莊,主打的也都是大閘蟹。
現在已經十二月初了,正是大閘蟹快下市的時候,趕著最後一波來嚐鮮的客人同樣非常多。
就像泰和酒樓,當顧元嘆他們趕到的時候,很多車子正在來回轉悠找地方停車呢。
從計程車裡下來後,顧昌盛帶著顧元嘆急匆匆朝大門口走去,路上隨口囑咐道:“等會多吃菜少說話,都是你長輩,可不許沒禮貌,聽到沒有?”
“您放心,我今天就帶了張嘴過來,其餘的什麼也沒帶。”
顧昌盛怎麼聽怎麼彆扭,什麼叫“就帶張嘴”,那不是還要胡說嘛?
……
請客的地方在酒店二樓“十月廳”,隔著老遠就看到門口站了個年輕人,正拿著手機在打電話呢。顧元嘆細一打量,原來是他大叔家的兒子“顧勇”。
見到是他,顧元嘆忍不住想笑。
這個顧勇出了名的滿嘴跑火車,到銀行取個錢能說是去“理財”;到郵局快遞個包裹,非說剛跟客戶談了筆幾百萬的生意,需要了解一下物流方面的價格。
最牛的要數幾年前發生的事情,當時市裡一位領導家公子結婚,辦喜酒的地方就在城西這邊。
顧勇也去隨份子,因為人比較多,不可能個個都認識,所以給他隨便安排了個座位。
他就跟人家的親朋胡吹海喝,席上還拿出手機拍照上傳,說自己被邀請來參加某某領導家公子的婚宴,嗨得不得了。
結果這一嗨、嗨出事了。
等新郎新娘過來敬酒的時候,那些被他侃的頭暈目眩的親朋,指著顧勇說,“你這位朋友人不錯,你得跟人家敬一杯。”
新郎不認識他,問新娘,新娘也說不認識,不過當時桌上人多,也不可能當下質問,只能跟他碰了碰杯子。
喝高了的顧勇當時還上去拍著人家新娘後背,說跟新郎是鐵哥們,以後新郎要是欺負她,儘管來找他。
最後又摟著新郎新娘,讓桌上親朋幫他們拍了張合影……
好嘛,你吃就吃了,還上手,當時新郎臉就綠了。等退下後立刻找人查問他是誰,結果問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