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厲害的武將都太老,他們的後代又多紈絝,這領兵打仗的本事可是沒有學到多少,讓他們當副將,也得他們有這個本事才行啊。
不過也不是沒有。
“聖上,盧國公的公子程處默不錯,尉遲大人的公子尉遲寶琳也行,他們兩人都曾經跟著唐舟去過邊關,若是能當副將,也算是輕車熟路嘛。”
李績推薦的這兩個人,李治心裡並不看好,這兩人打仗還行,就是有點魯莽,當初在邊關的事情,他可都是知道的,三個大老粗領兵去打仗,實在讓他放心不下。
不過李績都提出來了,他也拒絕不得,點點頭後,道:“也好,上陣父子兵嘛,讓程處默和尉遲寶琳兩人都跟著去吧,不過只他們兩人還不夠,還得再找幾個能征善戰的人才行。”(未完待續。)
第1544章 武科舉
大唐現如今找不來幾個能征善戰的人。
這可把李治給愁壞了。
程咬金忙著點兵,倒也沒有心思來管自己副將的事情。
唐舟聽聞這個後,倒是想起了陳景,只是就這麼推薦陳景去當兵,他又頗有些顧慮。
最後思來想去,倒還真讓他想到個主意來。
於是就在李治發愁找不來將士的時候,唐舟來了。
“唐愛卿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唐舟道:“聖上,臣聽說您要選副將?”
李治頷首,問道:“唐愛卿可是有什麼人選?”
數日對唐舟有些忌憚,不過這個時候,李治也顧不了許多了,只要唐舟推薦的人合適,他多少也是會用的。
但是唐舟並沒有推薦什麼人。
而是說道:“聖上,臣倒不是要推薦什麼人,而是臣有個注意,可以為我大唐不停的選拔能征善戰之人,讓我大唐武將不絕。”
“哦,還有這等好辦法?”李治有些驚喜,要知道亂世才出名將,如果是和平年代,名將很之人的就會少很多,就比如現在的情況。
自從李靖、侯君集這些人死了之後,大唐的武將顯然不如以前那般的璀璨了。
如果能夠讓大唐不停的補充武將,那大唐將會十分的強大,再也不用為沒有可用的武將而發愁了。
唐舟笑了笑:“聖上,真的有這樣的好辦法。”
李治道:“唐愛卿,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
唐舟頷首,道:“聖上,我大唐舉行春試,為的是什麼?”
“當然是為了給大唐選拔人才啊。”
“那選拔出的是什麼人才?”
李治一愣,接著一想,多少有些明白了,道:“考的是治國之道,文學修養,這寫人才自然都是治國的人才。”
唐舟道:“文人治國,武將殺敵,如今春試只選拔文人,多是有些偏了,臣的辦法很簡單,在文科舉外,再舉辦一場武科舉,以此選拔可為朝廷所用的武人。”
唐舟已經解釋清楚,李治聽完一喜,道:“妙哉,妙哉啊,唐愛卿的辦法果然妙,好,好,朕立馬與英國公商議此事,你也在旁聽著,給點意見。”
“喏!”
李治並沒有讓唐舟參與武科舉的事情,或者說不會讓他負責這件事情,他只讓唐舟在一旁給指點一下,提點意見。
很顯然,李治還是不太相信唐舟。
對於這點,雖然讓唐舟有點痛心,可還是認了下來,沒有辦法,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態度,現如今的李治,自然不能跟以前的太子李治相比。
李績很快來了。
他在聽完武科舉的事情後,先是一震,緊接著說道:“聖上,此舉雖好,恐怕不會被群臣同意啊。”
李績說出這個,李治眉頭微微一凝,但是很快便明白了李績話裡的意思。
大唐的將士多靠軍功或者是蒙蔭,想當個不錯的將領,你要麼在戰場上拼殺來博取軍功,要麼就是你家有立了大功之人,如此靠著先輩的功績,也可以給你一個。
這是在軍中升遷的規矩,也最能服人。
如今弄一個武科舉,在京城打了幾場架贏了,就領兵去打仗了,那些士兵們服他嗎?
若是不服,這兵可就不好帶了,兵不好帶,仗也就不好打了。
對於李績的考慮,李治多少是有點認同的,或者說他更加認同想要升遷,就一級一級的在戰場上拼殺,至於蒙蔭,他並不是很喜歡,但唐朝有這個先例在,他也不好破。
李治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