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唐舟的。
唐舟聽到長孫無忌的話後,自然也不會相信。
對於長孫無忌,唐舟還是很瞭解的,這是個老狐狸,若非對自己有利,在皇儲這件事情上,他也是不會輕易站隊的。
當年李世民的諸位皇子之爭,他之所以支援李治,還不是覺得李治性格比較軟弱,好控制?
如今李治的幾位皇子,那燕王李忠若是沒有成為王皇后的皇子,長孫無忌還有可能支援他,畢竟燕王李忠只是宮人之子,他若支援,還容易控制。
可如今燕王李忠已經跟王仁祐站在了一起,那長孫無忌是絕對討不了好處的,既然如此,他又為何支援李忠?
唐舟不信,不過他沒有再問。
本以為憑兩人的關係,讓長孫無忌說出實情應該不難,可不曾想兩人的關係還沒有達到很鐵的地步,長孫無忌並不想說。
而既然長孫無忌不想說,唐舟便知道不管他怎麼問都是問不出來的。
既然知道問不出來,那他也絕不會再問。
“原來是這個原因啊,長孫大人果真是我大唐良臣,實在高瞻遠矚……”
唐舟說了一串恭維的話,長孫無忌聽著聽著就覺得有點變味。
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話騙不了唐舟,如此唐舟還說這話,怎麼越聽越像是諷刺?
所以,不等唐舟說完,長孫無忌就打斷了他:“唐家小子啊,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怎麼突然就變了?”
唐舟笑了笑:“長孫大人以前也不是這樣的人啊,現在不也變了?”
兩人都有點尷尬,接著突然又哈哈大笑起來,這樣笑完之後,兩人也就沒有再提立儲的事情。
“如今朝廷已經開始考慮新科進士的去向問題了吧?”立儲的事情不能談了,唐舟和長孫無忌就談了一些其他的。
長孫無忌點點頭:“吏部已經開始做安排了,前三甲是肯定留在京城的,其餘進士恐怕要到外面歷練一番,老夫記得你長安書院有一個叫曹秦的,好像是個探花,要不要老夫幫他謀個好差事。”
可能因為剛才的事情,長孫無忌有點不好意思,所以便想著補償討好一下唐舟,唐舟卻是不以為意,道:“這個倒不用特別偏袒,讓吏部的人去安排吧,不管去那做事,但願他們能夠堅守本心,不忘初衷。”
長孫無忌點點頭,又跟唐舟說了幾句,然後覺得實在沒有什麼可聊的,唐舟這才告辭離開。
卻說唐舟離開長孫無忌的府邸後,並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去了一趟長安書院,今天跟長孫無忌聊到進士去向的問題,他倒突然想聽聽曹秦和陳景兩人的意思。
若是能夠知道他們的想法,那讓他們去他們想要去的地方,應該能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吧?
來到長安書院,唐舟便把曹秦和陳景兩人叫了來。
兩人來了之後,相互望了一眼,接著問道:“院長叫我們來所為何事?”
唐舟道:“如今朝廷在考慮你們去向的問題,本侯雖然已經不在任尚書令,但為你們做些安排還是可以的,不過我想聽聽你們兩人意思。”
聽到唐舟要替他們安排,兩人心中都有些歡喜,畢竟讓吏部安排,那就等於把他們的命運交給別人,可如果讓唐舟幫忙,那他們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機會。
兩人歡喜,但誰都不好意思先開口,畢竟這事算是走了後門,而他們自認品德高尚,並不怎麼看得起走後門這個方法。
唐舟見兩人都不開口,索性指著曹秦道:“你先說,說說你想去什麼地方任職。”
曹秦想了想,道:“院長,學生想外派去當縣令。”
曹秦這話一出口,唐舟頓時愣住了。
在唐舟看來,曹秦可是探花啊,如果不出意外,進翰林院是沒有一點問題的,就算不進翰林院,京城六部之中,任何一部只要他想進,問題都不大。
當個京官,可比外派當個縣令要強多了。
首先,京官就在京城,只要出色,升遷的機會很大,有可風一年就能升遷,可如果在外面當縣令,非得三年一大考之後才能夠離任。
就這,還不一定能夠安排京城的官職,可能又跑到其他地方當縣令了。
若只是普通進士,去當縣令也還湊合,可曹秦是大唐的探花啊,讓探花去當進士,這實在有些令人驚訝。
不過唐舟早已經過了衝動的年紀,他很快讓自己平復下來,問道:“為什麼?”
唐舟想知道原因。
曹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