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部分

沿著鐵路線迅速的控制了西伯利亞的各城鎮之後,隨即調動了大量的汽車,並將鐵路運輸疏通,開始強制性的轉移西伯利亞的俄國人。

中華民國對此,派出了大量行政、宣傳人員,對那些俄國人採取蘿蔔加大棒的手段。

一個個家庭收拾好了行禮,乘坐上中華民國的汽車、火車,向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安置區遷徙。

中華民國和沙俄政府聯合出面,對他們進行了許諾。

但凡願意遷移的,一律幫助他們建設房屋,願意從事農業生產的,每個家庭分配三百畝土地,願意當工人的,每月工資不低於10炎黃幣,並且有各種福利保障,比在西伯利亞生活要好得多。

至於不願意遷移的,則用武力強制性遷移,對於牴觸十分嚴重的,在強制性遷移過程中進行秘密處決。

西伯利亞的人口遷移顯然也比較容易展開,因為都有鐵路和公路,交通上比較方面,城市又是沿著鐵路線分佈,遷移起來也十分快速。

這些俄國人就算再不請願,也只能遷移了。

俄國人前腳遷移出去,中華民國政府後腳就把中國老百姓遷移到西伯利亞去了,遷移到西伯利亞的人口多是華北地區的百姓。

華北地區的老百姓會耐寒一些,華南地區的老百姓遷移到中亞行政區去還行。但西伯利亞就不是很適合了,那裡太冷了,過去後很容易被凍傷。

華北地區的人口,經過不斷的移民之後,已經陸續遷移了近八千萬人口,其中東北、北海行政區、中亞行政區是主要的移民方向。

其中中亞行政區和東北行政區的人口比較多,中亞行政區的移民人口則是最多的,相比來說,此時中亞行政區的人口移民數量,已經逐漸超過了東北地區。

中亞行政區比東北地區要大不少。農業資源雖然不如東北那麼得天獨厚,但農業資源也是很豐富的,全生產糧食可養活十億人口。另外一個就是工業上。中亞行政區的工業成為中華民國增長最快的地區。

中亞行政區礦產資源豐富,又是戰爭前沿,很多軍工業開始向中亞行政區發展,冶金工業也有不少向中亞行政區遷移。

加上中亞行政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吸引了大量的工人移民到中亞行政區。中亞行政區的人口迅速增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工人前往中亞行政區居住、工作,那裡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已不似最初的荒涼。

整個華北地區,原先的兩億多人口,已經剩下一億兩千萬左右。

而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長江流域地區。人口則開始向中亞行政區、東北、南洋、澳大利亞遷移。

華南地區的廣東、福建地區,則有很多人口向南洋、澳大利亞移民。

整個中華民國,其人口流動。是華北地區的人口主要向北移民,華南地區主要向南移民,長江流域地區即向北也向南移民。

而移民過程中,其特徵又是大量人口進入城市,進入工廠、工地。

移民人口。享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如三年免稅、還有銀行低息貸款等等政策。

而此時中華民國的國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也就造成了很多低收入群體,這些低收入群體也是移民的主力。

另外,商人是移民的急先鋒。

他們到達移民區之後,可以發揮組織生產的社會功能。此時中華民國向西伯利亞地區移民,財團和民族資本商人,甚至還有大量的民資商人都參與了進去。

西伯利亞的那些礦產資源,即是財團壟斷。財團在西伯利亞地區要修建更多的鐵路、公路,還需要開採那些資源,那就需要很多工人,從而在國內組織工人前往西伯利亞工作。

前往西伯利亞地區工作的工人,其工資水平要比國內高出一截,這也是最吸引那些工人的地方。

另外還有大量的民資商人,以及低收入階級進入西伯利亞,自行開墾耕地,投入農業生產。

還有林區開發之類的,西伯利亞的財富非常巨大。

利益受移民的推動力,在這樣的推動力之下,中華民國的移民程序是非常快速的。

每一次移民,都能造就大量的中產階級的誕生,這些中產階級又是消費的主力。

財團對民資的圍剿並非是要把他們消滅,更不是要消滅那些中產階級。中產階級顯然是要培養的,而民資則屬於高產階級,這些高產階級相當於是一群羊,肥了就要宰殺,瘦了就要繼續養。

此時中華民國的財團就在養這些民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