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琳琅對於古玩市場的把握要比張沐準一些,她心裡也有和董老他們一樣的想法,有些擔心地問道:“現在想要撿漏是越來越難了,咱們今天在潘家園逛了這麼久,也只不過是找到四件東西,還沒有一件是真正意義上的寶貝。師兄,你一直以來都是以撿漏為目的的,非漏不出手,那你以後要怎麼辦啊?”
張辰知道寧琳琅是在擔心他以後的收藏生涯,寵溺地撫了撫她的慄sè捲髮,笑著道:“這個就不用擔心了,師兄我不是說大話,如果這個世界上只剩下一個能撿漏的人,那九成以上就肯定是我。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口號,生命不息,撿漏不止,撿所有的漏,讓別人無漏可撿。”RO!。
第二九一章 踩肩膀借光
一句話把寧琳琅和張沐都給逗笑了,這話如果給古玩行的其他人聽到了,還不把他恨死啊,讓別人無漏可撿,這絕對是古玩行最得罪人的話。
不過張辰的確有這個能力,他在各方面的條件都要優於絕大多數收藏界人士,整個古玩界能夠有像他這樣先天后天條件都優越的太少了。從少年時代開始就跟著大師級的鑑定家張百11在古玩行裡歷練,師出古玩界名門,有數位古玩界泰斗式人物的教導和提攜,十幾年孜孜不倦的學習,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經驗,都有相當程度的積累。
而且他能夠屢屢撿漏靠的不僅是他的天資和努力,知識和經驗對於他成功只有一半功勞,還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在意念力上。只要有神奇的意念力,他就可以百分百保證,任何人不會在鑑定上超越他。
鑑定就是收藏的最基礎,沒有正確的鑑定,別說撿漏了,哪怕是正常的收藏,也會常常打眼。就像馬上風在拍賣會上搶下來的那兩隻鬥彩碗,把個人xìng質排除開來,他可是國內鑑定方面的一流專家,不是也一樣打了眼嗎。
而張辰在意念力的幫助下,則是百戰百勝,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失手。張辰並不是沒有打眼過,但那都是十幾歲時候的事情了,可以說在十九歲之後,他就沒有再打眼,即使在還沒有得到意念力的時候也一樣,意念力只不過是給他的鑑定加了一道保險。
最初張辰的眼力還很不夠,張百11考他的時候也常常會出錯,可張百11從來沒有批評過他,只是要他多多努力。他知道張百11那種望子成龍的期盼,越是這樣,張辰就越不能讓父親失望,十來年的努力學習,也的確讓張百11很滿意。
自從有了意念力之後,張辰不只在鑑定的時候得益,他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都因此受益匪淺,現如今他掌握的知識量已經達到了讓人覺得恐怖的程度。
吳世播寶藏裡的那些古籍中,有大量的孤本絕本,從得到那座寶藏以來的兩年時間裡,張辰看遍了包括《永樂大典》在內的近兩萬冊,其中關係到收藏和鑑定的知識可以說達到了海量,這也讓他在鑑定上面更加的如魚得水了。
鑑定可不是簡單的得出一個年代的結論就�了,還需要根據每一件東西所表達出來的內容,去判斷它在當時的工藝等方面的價值,從而推斷其收藏價值。
書畫類的藝術品,還需要從其風格、意境等方面入手:青銅器則是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環境、所有者的地位,從而解讀出物件兒所要表達的內容
意念力只能在他得出的結論之上做一個保證,或者是給他一些更加確定的資訊,對於一件玩意兒的具體文化資訊,無法做出任何解讀,也不會有什麼幫助。真正要解讀其中的文化,瞭解其中的故事內容,還是需要更加豐富的知識積累。
恰好在這兩方面張辰都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意念力可以讓他在第一時間得出一件古玩的準確出生年代,豐富的知識儲備量可以讓他更容易解讀出古玩要表達的文化內容,兩者相結合之下,在鑑定這一層次無可匹敵。
寧琳琅對張辰是完全的崇拜,這種崇拜並不是因為有了愛情,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可和肯定,她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師兄可以在古玩鑑定方面超過任何人。
這時候也是用很確定的語氣道:“師兄,我相信你永遠都是最棒的,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收藏鑑定方面比你強,你是我最大的驕傲。”對於這個小師妹未婚妻,張辰是寵溺無比的,她對自己的愛有多深,張辰心裡是再明白不過了,她何嘗又不是自己要一輩子呵護和珍惜的呢。
張沐很不適時宜地打斷了兩個人的暢想,道:“小辰,我們不是說過要透過文藝作品來做宣傳嗎,我看接下來我們不如拍一部影視作品吧,就以你的收藏生涯為原型,講述一個年輕人的收藏故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