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抬頭看過來,似乎頗有興趣。“哦,還有這種事,我看看。”他們都是濱海市法理學的頂尖學者,每年年會的審稿任務,都是他們來完成。

“《弱者、法治與社會公平》,嗯,這篇稿子的立意倒是深遠,就看是不是花架子,有名無實了”。老張全名張銘德,是北開大學法學院的法理學教授,也是濱海市法理學研究會的常務理事。

他學識淵博,自然認得好壞。“嗯,作者理論法的功底十分不錯,觀點也很新穎,對社會現象的解釋力很強。如果不是抄襲的話,應該是一篇難得的佳作。”他又看了看作者名字,韓東這個名字很眼生,自己毫無印象。

這是哪位教授調教出來的後起之秀?濱海大學的法理學教授,張銘德都打過交道,也就一個吳紅旭稍微出眾點,其他一個也拿不出手。看來這吳紅旭夠低調的,收了這麼一個得意門生,怎麼也不跟同行們炫耀炫耀。

“老張,抄襲是不可能的了,這些論文送到我們手裡之前,都是經過抄襲率篩查的。”

張銘德呵呵一笑,心想自己倒是忘了。他又看了看第二作者的名字,有點嘖嘖稱奇。一個濱海中院的法官,竟然自願屈居第二作者。看來這篇文章,多半是這個學生所寫,濱海中院的法官蹭了個第二作者。

張銘德混跡學術圈二十多年,對這裡面的門道一清二楚。

“老牛,我看這篇文章至少可以評個二等獎。”張銘德在韓東的文章上劃了兩個圈,表示可以進入獲獎論文範圍。推薦這篇文章的老牛全名牛年華,是濱海法政學院的教授。他也是兩個評審專家之一。

第五十八章 好笑的大一新生

牛年華面上點點頭,心裡覺得張銘德還是有點保守。

這篇文章反映的水準來看,跟重點大學的博士生相當。估計張銘德看作者是本科生的緣故,給了個二等獎。要是作者是博士生或者教授,就算定個一等獎也沒什麼。牛年華有點為作者鳴不平。

“兩位大教授,論文批完了嗎?”兩人正在審稿期間,濱海市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叢小軍走進來。叢小軍是北開大學法學院的院長,在濱海市法律圈算得上一號人物。

張銘德道了聲院長好,遞過獲獎名單,彙報道:“叢會長,我們已經審閱的差不多了。今年收到年會論文105篇,選出了一二三等獎共18篇,其中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10篇。”

叢小軍點點頭,道了聲辛苦,“一等獎裡有沒有承辦單位的論文?”

“沒有”,張銘德如實回答。“濱海中院投遞的文章質量一般,如果勉強評上一等獎,恐怕難以服眾。”

“我們法學會還是要考慮承辦單位的感受。畢竟他們對年會付出了時間、精力、金錢。”張銘德純粹出於學術考慮。叢小軍作為會長,他更多考慮的是利益平衡、面子好看。

“叢會長,濱海中院有一篇擬評二等獎的論文,個人認為還是有實力獲評一等獎的。”牛年華趁機推薦道。“就是…”

“就是什麼?”叢小軍接過話頭。濱海中院有衝獎的實力就好,硬推一篇垃圾論文為一等獎,確實容易招來非議。

“就是作者學歷過低,評上一等獎,難免引來爭議。”

“老張、老牛,你們的觀念有點落後了。我們一向是以文章質量論英雄,不只看學歷。否則誰學歷高就選誰,那不是變成學歷大賽了嘛?”張銘德和牛年華的學問做得還是不錯的,就是沒有什麼大局觀。這個事情叢會長只好自己拍板。

“這篇文章我看選上一等獎沒有一點問題。”叢小軍看過韓東、宋青書的論文後,一錘定音。就這樣,原本擬獲一等獎的一個倒黴鬼,就被叢小軍一腳踢了下去。

濱海市法理學年會在十一月中旬如期召開。會場就設在濱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韓東和宋青書都接到了邀請函,並且作為主場的發言嘉賓。韓東知道自己多半中獎了,否則不可能把發言這種露臉的事情,讓給自己一個本科生。但自己到底獲得了幾等獎,目前還不清楚。

韓東猜測的沒錯,法理學年會發言的嘉賓除了領導,就是各位獲獎論文的作者。拿到了年會的議程,韓東看了看,除了自己和宋青書以外,獲獎者絕大多數是濱海各高校的教師,及濱海市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

偶爾也有個別博士生、碩士生,掛在自己導師後面。自己的作者簡介上“濱海大學大一學生”幾個字,是最突兀的介紹。

法理學年會會場,密密麻麻坐了至少200多人。韓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剛落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