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婆子簇擁著迎了上去。
宋四太太不由得咋舌,回去後和丈夫說起這件事來,道:“看來那些僕婦的傳言不假,蔣琰可真的是英國公府的嫡長女。”
宋同春暗暗皺眉,抱怨道:“二哥怎麼做出這種事來?那宋翰到底是誰的孩子?二哥那幾年老實的很,難道宋翰是二哥從哪裡抱回來的?”他越想越覺得宋翰不像是宋家的孩子,“硯堂自不必說了,風儀雍容,文武雙全,就是宋欽幾個,那也聰明得很,讀書習武都不費勁,怎麼我聽說宋翰卻蠢得很,四書五經讀了這麼多年也沒見他下場,而且你看他的模樣,與二哥和硯堂也不過是四、五分的相似,不是有種說法,誰養的孩子像誰,說不定這幾分相似都是因為從小養在二嫂屋裡的緣故,難怪硯堂寧願多出銀子也要把二嫂的陪嫁換回來。”說到這時,他低聲地叮囑妻子,“這話你我說說就算了。千萬不能說出去,以庶充嫡,冒養良子家,哪一條都夠二哥喝一壺的了。到時候宋家的名聲壞了,我們也會跟著倒黴的。”
宋四太太不悅地道:“這點道理我還不懂?你放心好了,我誰也不會說的。”
宋同春聽了沉吟道:“既然如此,你就跟你孃家的嫂嫂們說一聲,蔣琰出閣的時候。大家都去隨個禮。”
宋四太太應了。
她當然不會對別人說。
可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嫂嫂,怎麼是別人呢?
很快,宋翰身世可疑的流言就開始在那些英國府的姻親和故舊中悄悄地傳開了。
宋翰自然是什麼都不知道。
宋墨止已無心理會這些。
他收到了遼王親筆道歉信,耿立的態度更是卑謙到了極點。
回到內室,宋墨不由對竇昭感慨:“難怪他野心勃勃,就憑這一點,他也足以稱得上胸懷四海了。”
蔣琰被擄,宋墨一時氣概懷疑到了遼王的頭上,可等他冷靜下。立刻覺查到了異樣。
遼王正是用人之際,他之所以想納蔣琰為夫人。不過是想得到英國公府的支援,和自己交好而已,就算自己拒絕了他,以他目前的處境,不可能冒著打草驚蛇的風險強行擄人才是。
宋墨重點地查了史川。
他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經過。
而竇昭卻最恨遼王逼迫宋墨了。
要不是他,宋墨前世怎麼會躲殺太子?又怎麼會被天下人唾棄?又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