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我們那個世界,有一句做學問的格言,叫做‘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意思是,做事、學習,不要對權勢權威、書本教條唯命是從,而要從實際出發以研究解決問題的道理。

“它的核心內涵就是:學以致用!也就是,要學習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學問。若十年寒窗、刻苦求學,卻最終什麼實際問題也解決不了,那麼只能說,那個人已經讀成書呆子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腐儒。皓首窮經、尋章摘句,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那麼如何避免把人讀成書呆子呢?我們的老師、弟子,如果都能一邊讀書,一邊處理政務,自然就能學會從實際工作中找到學問的差距,自覺的把學以致用這句箴言貫徹下去。”

說到這裡,葉騰停了下來,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茶。靜待蔡邕、陳宮將這些觀念消化。

客廳裡足足安靜了幾分鐘,才聽到蔡邕以略顯低沉的聲音,喃喃自語道:“學以致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言之有理啊,受教了。”

陳宮介面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今的治學態度,比起古人,確實狹隘了,孔夫子還曾向老子求教呢。”

葉騰接著道:“讀書、治學,不只為博學多才、不只為道德文章,更應該經世致用!

“對一個孩子來說,學習,應該學些什麼呢?我認為,應該學習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事的方法,培養高貴的品德,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許多人十年寒窗,只為舉孝廉、舉茂才,入仕為官,那麼學習首先就要學習如何做人、做事,只有那些能夠緊守做人底線、知道民間疾苦、能夠嫻熟處理政務的官員,才能做一個廉吏能臣,而不是禍害一方的貪官庸官!”

蔡邕感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以前讀書治學,就只為立德立言,確實未曾多考慮經世致用,看來是有些偏頗了。放心吧,葉將軍,鴻蒙書院,將以經世致用作為辦學宗旨。”

陳宮亦點頭讚許。

葉騰起身向蔡邕行了一禮,道:“長篇妄言,多有冒犯之處,還請蔡翁諒解!但拳拳此心,希望蔡翁、公臺能夠理解。培養人才的重任,就拜託兩位了!只希望,先生、學子,能利用課餘時間,到各級衙門兼職為官為吏、處理政務、為民服務,官府可付給一定的額外報酬;

“官吏隊伍中的飽學之士,如公臺、奉孝、元嘆、文和等,也請蔡翁邀請他們政務之餘,偶爾到學堂、書院講學,講講為官理政之道。額外報酬,也由官府負擔。”

陳宮趕緊起身回禮道:“敢不從命?”

蔡邕亦起身點頭,道:“放心吧,我雖年老,但自認頭腦尚未僵化,讀書也還沒讀傻。如此處理,我邀請過來的一些寒門士子,不但能多一些歷練,也能多一筆收入;而公臺等人能兼職講學,必然是學子之幸!”

葉騰笑道:“有能力出眾而又願意入世為官者,也請蔡翁推薦。畢竟現在天馬城治下,政務人員太過缺乏。”

蔡邕擺擺手,道:“放心吧,有志於為官者,我也不願做阻人前途之事。”

第四○七章 約法三章

處理過許多內政、外交之事,葉騰終於將精力投向去年底平棘縣外的諾言打下一郡,交給衛家治理。

對衛家的半年之約,絕對不能任它過期!

將手指在冀州地圖上划過來、划過去,葉騰最終瞄準了趙國。

原因很簡單,趙國緊鄰幷州、常山國,地盤狹小,而且西部多山,人口、城池主要分佈在東部,僅有的四縣柏人縣、襄國縣、易陽縣、邯鄲縣,從北到南呈縱向排列。

易攻、易治、規模小,使他成為了葉騰的目標。

畢竟,與衛家的合作,是一個全新的模式:軍事控制、政治放手。

既然內政人才的缺乏,已經大大拖了自己擴張的後腿,那麼有沒有可能嘗試一種新模式:以一郡、一縣為單位,與單個世家展開合作,軍事歸鎮北軍控制,治政完全交給世家,幷州刺史府負責制定規矩、監督執行。

葉騰相信,只要槍桿子握在自己手中,合作的世家應該翻不了天。

但既然是新模式,必然伴隨著不可預知的風險,所以,葉騰不太可能拿一個大郡出來實驗,畢竟不好控制。

拿下一個僅有四縣之地的小郡國,對葉騰來說,沒多少難度。況且,因為趙國貧瘠,葉、袁兩家交惡,緊鄰常山國的趙國,基本被袁紹當做緩衝地帶,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

此次出征,葉騰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