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順利了一些,不過想到最近宣德帝的動作,林海心裡有些底子了,怕是這位皇上暗中相助才會調查的這麼順利的吧!畢竟齊國侯還是一個侯府,而且治家還是比較嚴的,林海又沒有在這家安插人手,能這麼快查出來,沒有別人的幫忙,林海自己都不信。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動作有人在背後看著,林海也沒有心慌,只要想想,齊國侯府倒下後對誰最為有利,大概背後有誰盯著,也就能猜出個七八分來了!
於是林海仔細的謀劃了一段時間後,就準備給林老爺報仇了!
當然既然知道自己的背後有人了,林海也就不準備將那些駭人聽聞的齊國侯府的罪證拿出來了,只要拿出一個不大不小足夠讓皇上下旨調查齊國侯府的罪證就夠了!
林海是喜歡打蛇打七寸一擊命中,但是既然背後有人了,那人也多半希望林海整出一個這樣可以讓皇上徹查齊國侯府的罪名出來,其餘的就是別人的事情了!其實這樣對於林海也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自己承擔的風險就要小很多了!
什麼罪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林海給齊國侯弄了一個最簡單的——貪汙。
這朝廷官員不貪汙,說出去也沒人相信,因此告貪汙是最平常也是最不容易將人告倒的罪名。
為什麼了,大家都貪汙,官官相護唄!
但是林海這次顯然告的不一樣,林海讓人去告的是齊國侯倒賣軍需。
其實這倒賣軍需,也是軍隊裡常見的武官撈錢手段了!最為關鍵的不是你賣了多少,最為關鍵的是你得將這事死死地捂住了,不讓別人知道。
一般來說,這貪汙了!文官都是靠下面的人孝敬,武官了,就是靠苛刻小兵的糧餉和倒賣軍需了!尤其是邊關的那些軍官更是倒賣軍需得異常的厲害,只不過人家天高皇帝遠的,沒被抓得把柄罷了!
林海有心去調查,加上安插在賈家的幾個釘子,和外力的相助,很快的就將齊國侯倒賣軍需的罪證給抓住了!
這林海也精明,沒有安排什麼在大殿之上的參本,而是直接讓一個受害者去敲的登聞鼓,反正有十足的證據,林海也不怕告輸,又給那人安排了後路之後,那人也答應了下來,又有後路,又能替父報仇,這事為什麼不幹。
於是第二天,本朝第二次登聞鼓響了起來。
來人狀告齊國侯倒賣軍需,謀財害命,害死了當時在軍隊管理軍需的父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忍辱偷生了幾年了,終於收集到了齊國侯的證據,為父伸冤。
在絕對的證據面前,齊國侯杯具了!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一百七十八章 領飯盒的忠義親王
貪汙是什麼罪名。
一個可大可小的罪名,
告這個罪名,最關鍵的不是什麼證據,而是上面想怎麼判的問題。
要知道,在鳳朝貪汙的罪名是算不了什麼的,被人告發了,皇上也最多讓你兩倍的吐出來,然後擼了你的官職和爵位,除非鬧出什麼人命來了,一般情況下都是沒有生命危險的。
要是上面想處置你,那就有可能以貪汙這個罪名,讓刑部徹查你的老底,除非是孔聖人在世,否則哪個做官的身上沒有幾件這樣那樣的齷齪的事呀!這大事小事的一爆發,就是不死也得脫成皮。
要是上面不想處置了,也就讓刑部意思一下,你自己在識相將貪汙的銀子還回去就沒事了!
林海為了將事情鬧大,畢竟他也不知道背後的那個人是不是宣德帝,為了引起朝廷上上下下的重視,林海不但讓這人敲了登聞鼓,還上升到了賣國求榮的地步。
怎麼上升的了!
這個簡單,一般軍需都是糧草呀,衣服呀,還有一些軍事器材。這些東西能賣給什麼人?糧草倒是能賣給糧商,其他的東西了,只能賣給別的國家。
於是林海就在這方面做文章了!
找了幾個當時齊國侯統帥時,戰敗的例子,在稍稍誇大了一下犧牲的人數,和被毀的房屋、被搶去的錢財,被外族人掠奪的同胞。
嘩嘩譁……
齊國侯賣國求榮的事蹟就鐵定了下來,然後就是在滿京城大肆的宣揚了,其實不用去特意的宣揚,敲了登聞鼓就最好的宣揚方式。
果然這麼一弄,立馬引起了全京城的關注,畢竟要是這個罪名成立了,那可比單純的貪汙罪名更大。
宣德帝對這件事。也是重視非凡,當場就讓三司會審。
聽到三司會審,齊國侯就知道這件事情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