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5章 平堆橫掃,乾帝恩情還不完

天龍六年(公元1652年)正月。

乾帝王昊決定親征美洲。

選擇在正月出徵,是因為這個季節沒有颱風。太平洋海域的颱風通常是在農曆四月初到九月底,在農曆十月到次年三月之間,是很少會有颱風的。

艦隊走的是倭島航線,從北海道到北美洲的距離,大致相當於從上海到印度。

所不同的是風險問題。

從上海到印度,航線曲曲折折,都是順著海岸線附近行駛,而到美洲,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海岸線。因此,在季節的選樣上,就必須避開臺風的高發季節。

這一次,王昊一共帶了1000艘戰船。

戰船的數量沒有上次遠征歐洲時多,但是,總噸位卻幾乎大了一倍。因為上次遠征歐洲時,雖然出發時帶了1500條船,但是“嘟嘟”船佔了一大半。

而這一次,一艘“嘟嘟”船都沒帶。

主要是“嘟嘟”船太小,抗風浪能力差,而且是硬帆船,在不使用蒸汽機時航速很慢。而這一次要橫渡太平洋,帶上“嘟嘟”船的風險太大。

所以,這一次都是較大的船,而且都是軟帆船。

其中包括:

鐵甲船(暴龍號)1艘;“哼哼”戰列艦350艘,“啪啪”軟帆艦649艘。總數則好湊夠1000艘。

總兵力15萬。

其中12萬是華夏軍,3萬是黑炭軍。

具體航線如下圖所示:

……

(附錄,從上海經過倭島到北美的航線。) ……

將領方面,這次帶得比較多。

包括:

李巖、郭紹振、熊少平、肖熊、谷可成、劉體純、白文選、顧三麻子、金三壯、殷根碩、樸宜勇、樸昌歡、樸有益、樸宜疾、樸宜徐。

南北美洲的地盤很大,需要的將領也會很多。因此,王昊趁機將那些原朝鮮國防軍的將領,以及起義軍的將領都帶上。以後將他們留在南北美洲。

也算是“去庫存”。

……

除了這些將領之外,還有原來的那些印第安人。

當初的那47名印第安人。

現在還剩下42人。

一直以來,王昊都在重點培養這些印第安人,讓他們接受華夏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生吃羅卜為自己擋刀而死之後,王昊變得更加重視他們。

特意將他們帶在身邊,有事沒事教他們一些兵法戰略。

如今,十年過去了。

這些人不僅都學會了說漢話、寫漢字,還都學完了《孫子兵法》、《六韜》、《三十六計》、《紀校新書》等等。

能領悟多少不知道。

總之是教過了。

現在他們的軍職也都升到了五品守備以上,其中軍職最高的白哞哼哼,已經是禁衛軍副統領。

屬於正三品武將。

……

這些印第安人,都對王昊忠心耿耿。

按王昊的計劃。

他們以後都會當上國王!

一個統一的美洲,並不符合乾國的利益。

即使是印第安人也不行。

王昊並不想在南北美洲出現一股太強大的勢力。為了不讓南北美洲脫離乾國的掌控,王昊計劃在趕走了殖民者之後,將南北美洲劃成40多個王國。

然後,讓這些忠於自己的印第安親衛,去擔任那些王國的國王。

再讓他們帶領印第安人說漢話、書漢字、著漢服、習漢俗,慢慢將他們漢化。

這些,便是王昊心裡的打算。

……

艦隊順著航線行駛,期間在一些島嶼進行了幾次休整和補給。

歷時兩個月,終於到達了蘇厄德。

這個時代,蘇厄德還只是一個由法國人控制的補給點。王昊直接奪了過來據為己有。

在蘇厄德補充了淡水和蔬菜之後,南下到溫哥畢。

溫哥華原本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在英國滅亡之後,被王昊拍賣給了普魯士。如今普魯士正在跟西班牙打仗,而乾國名義上還是西班牙的盟國,所以,普魯士也算是敵對國家。

直接圍了溫哥華。

普魯士駐溫哥華艦隊才一百多艘戰艦,見到乾國龐大的艦隊,根本就不敢抵抗,乖乖地投降。

由於溫哥華的煤礦很多,並且已經被用於取暖,乾國艦隊在溫哥華休整了十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