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財惹人眼,只要是人都是喜歡錢的。
馬老師說他不喜歡錢,那也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其實他一直都在不停地想要擁有更多的錢。
普遍百姓,三更起五更睡,也只是想掙幾個臭錢,用來勉強度口。
更有屌絲如山風木魚者,辛苦了大半輩子,還欠了一屁股債。整天想的就是趕緊碼字,掙點稿費,用來還貸,還貸,還貸,還貸!
你跟他說不要愛財?
而李自成,他一個送快遞的。
自然也是喜歡錢的。
而且,他還是史上最兇殘的快遞員。看到陳演他們一下子掏出來這麼多錢,自然就勾起了他的貪心。
於是,京師的明朝舊吏們就開始遭罪了。
權將軍劉宗敏得到李自成的授意之後,在京師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追贓助餉”活動
他先是派出人手,在幾天之內趕製出大量型具如木驢、老虎椅、炮烙、夾棍等等,僅夾棍就做了五千副!
如圖所示:
附錄圖片:夾棍及用刑圖片。
然後,將幾千名大大小小的官員,以及勳貴、皇族、富商全都抓了起來。
給他們每人規定一個繳納錢財的指標,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稍有遲疑者不是炮烙,就是夾棍加身。
而且,指標也是變動的。
完成了舊指標,又給一個新指標
除此之外,劉宗敏又帶領兵丁進入北京城百官的家中,挖地三尺查抄金銀。並縱容士兵對官員女眷進行侮辱。家人稍有不從就刀削斧砍當場殺死!
陳演和魏藻德等人。
在吐出了所有錢財之後,劉宗敏懷疑他的還藏有錢財,最後將他們盡皆活活夾死!
劉宗敏覺得這樣還不夠,又在城門口樹立了兩根柱子,專門凌遲那些拒不繳納餉銀的勳貴官紳。
史載: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在這種殘酷手段下,劉宗敏主導的“追贓助餉活動”取得了空前成功,前前後後共殺死了近萬人,收繳了白銀7000多萬兩!
而且,這還只是白銀。其它黃金珠寶,更是不計其數,其總價值絕不會少於所收繳的白銀。
而劉宗敏本人,也因此而被人稱為“史上最兇殘的鐵匠”。
事後,李自成和劉宗敏站在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前,大發感慨。
李自成說:造反要比送快遞強。
劉宗敏說:造反要比打鐵強。
最後,這哥倆達成共識:造反既比送快遞強,也比打鐵強。
言歸正傳。
公元1643年11月29日,李自成正式在北京登基稱帝。這個時間,比原本歷史上剛好提前了五個月。
原本的歷史上,李自成是1644年3月18日進入京師城,在4月29日正式登基。
這也是王昊穿越之後,對歷史造成的改變。
李自成登基之後,下的第一道聖旨,就是免稅三年。
免稅三年!
用什麼養軍,用什麼給官吏發俸祿?自然是用抄家所得。
明末時期,崇禎朝廷一年的賦稅只有1900多萬兩銀子。
而李自成透過深入開展“追贓助餉”活動,得到了7000多萬兩銀子,以及總價值不少於7000萬兩銀子的黃金、珠寶、絲綢、絹布。
別說是免稅三年,免稅六年都夠了!
當然,實際上是不能這麼算的。
這麼多銀子,以前都是放在家中或埋在地窖中。現在大量進入市場,就相當於貨幣大放水。物價要漲,地價要漲,什麼價都要漲。
然後問一句:李自成三年不收稅,他吃的是銀子嗎?
再問一句:李自成三年不收稅,他穿的是銀子嗎?
當然不是!
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大量白銀進入市場,就等於李自成用沒有價值的白銀,換走了老百姓手中有價值的物品。老百姓手中的有價值的物品被李自成用海量的白銀換走,這就是一種比收稅更大的掠奪。
當然,明朝的老百姓都笨得很,他們哪裡懂得這些,一聽說三年不納糧,盡皆高聲歡呼,如麻雀一樣跳來跳去,於是,就有了一個成語叫歡呼雀躍。
還有人編出歌謠,到處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