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當!”
悠揚的鐘聲,從山上飄送下來。
沈醉翻身下馬,將馬韁系在牌坊的左邊石柱上,抬步拾級而上。因昨夜下雨,他便將預備於昨晚進寺盜寶的計劃押後。反正只要趕在寇仲、徐子陵和跋鋒寒三人還沒到洛陽前得手便是,遲上一兩日也並無所謂。
今日白天無事,他便決定先來淨念禪院踩踩盤子。關於書中對於淨念禪院的描述他早已忘得差不多了,也就只記得存放和氏璧的銅殿而已。提前打探好地形,對於晚上的動手是有很大幫助的。這是他前一個時空中以無影神偷夜神龍的身份,偷千家盜百戶得出來的經驗。
仰首上望,可見從林木間透出來的佛塔和鐘樓。
佛塔大部份以大青石砌成,結構複雜,八角九層,四面闢門,塔身的雕刻絢麗異常,四周的卷門上佈滿了龍、虎、佛、菩薩、力士、伎樂、飛天等宗教物事,神采飛揚,栩栩如生。
塔剎卻是鐵製的。有鐵鏈八條分別拉往塔頂八角。下五層地級階設於塔內,由第五層開始,卻沿塔身外簷盤旋到頂層,這種佈局在佛塔建築中實屬罕見。尤其那高大華麗的鐵剎,俊秀挺拔,突出于山林之上,宛如刺破青天。
對於淨念禪院的富有。只從他們能建造一座全部銅製的殿宇便可看出。而這鐵製的塔剎,也已足可讓人得窺一斑。不過這淨念禪院的建築裝飾在極盡華美的佈置裡。卻仍能予人一種簡樸歸真地感覺。就像一位盛裝的美女,雖是華衣麗服,但由於不施脂粉,故可保持著麗質天生地自然美。
誦經聲從山上的寺院內遙遙傳至,想是寺內的和尚正在做早課。
上了七百多臺階後,沈醉已能望見山頂上的第二重山門,亦即禪院正門。卻是見那兩扇大門緊閉。心下奇怪,暗道:“難道是淨念禪院在保管和氏璧期間謝絕訪客?”
快步而上,到得大門前,伸手輕推了下,發現裡面上著門閂。顯是關閉山門,謝絕訪客。心中暗罵了一聲,看著門上方額書的“入者有緣”四字,輕嘆道:“看來老子今天是沒緣!”
收回手左右望了望。一閃身到了左方不遠的一棵大樹下,往上一眼,再一騰身便已輕身而上沒進了樹冠之內。從樹頂上往寺內俯看,不由得心中驚歎。雖已從原書中得知淨念禪院規模宏大,此時親眼所見卻仍是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寺內建築加起來多達數百餘間,儼如一座小城。殿宇重重。氣勢宏偉。
正對寺門地中軸線上依序建有七座大殿,第四座便是那座完全銅製的殿宇。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燦生輝,顯得金碧輝煌,極是顯眼。銅殿長寬各達三丈,高達丈半。建造這樣一座銅殿,不但需極多的金銅,還需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淨念禪院內主建築物都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以銅殿為禪院的中心,規模完整劃一。除銅殿外,所有建築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卻不知是因寺內和尚勤於打掃,還是瓦質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藍色最為耀眼。在陽光照射下亦是燦燦生輝。映出五光十色。
銅殿前有一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臺廣場。白石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薩地銅像,騎在金毛獅背,高達兩丈許,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飾,頗有氣魄,但亦令人覺得有點不合一般寺院慣例。
在白石平臺四方邊沿處,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佈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制,個個神情姿態不同,但無論睜眼突額,又或垂目內守,都是栩栩如生,與活人無異。
其他建築物就以軸上的主殿堂為整體,井然有序分佈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莊嚴肅穆的神聖氣象。
沈醉緊盯著那座銅殿,盯了約有一刻鐘,卻始終見那白石廣場上並無人影出現。誦經聲仍在產不斷地響著,顯然早課仍未作完。他心中忽然一動,微微一笑後,從樹頂騰身而起,扶搖直旋上達十丈高空後。雙臂一展,向著銅殿滑翔而去。
他施展“鵬程萬里”輕輕鬆鬆便從高空之上透過了從寺門處到銅殿的幾百丈距離,準確無誤地落在銅殿緊閉的殿門外。
守衛在銅殿周邊各處掩藏的僧眾全都料不到有人竟有如此輕功,從寺外徑直便躍進了銅殿大門前。而且也未料到大白天便有人來偷和氏璧,實是出乎意料。呆了一呆方才醒悟過來,佛號四起,急掠而來。
衣袂破空之聲,同時從四方八面傳至沈醉地耳中。
“當!當!當!”警鐘連響。
沈醉則已探手抓住了門上的兩個大銅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