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技術在支援,機械啊,抽水機什麼的,可是在現代山地仍舊沒有平原上收成高,更何況是在古代了。

所以房遺愛想做一個嘗試,讓百姓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百姓對於土地的失望,勞動力的缺失決定了在登州這個特殊時間內,百姓們要想迅速改善自己的生活必需去給別人做工。

而房遺愛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開發海鹽。在房遺愛的設想中如果做肯定是要做到最大,以後大唐的鹽就透過海鹽來供應,雖然大唐也有鹽礦,可是並不是開採鹽礦就能食用,而是還需要提純等一系列工序,房遺愛表示自己並不會。

而對於海鹽房遺愛還是大致清楚的,這樣提取出來的鹽吃起來還很安全。一旦大規模地開發海鹽,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手,按照房遺愛的計劃,登州百姓想要賺錢的計劃就落在海鹽上了。

鹽和鐵都是古代的重要戰略資源,私人是不可能掌握的,而房遺愛也去登州刺史府的內庫去看了,裡面的錢就只有七八千貫。房遺愛思考許久,最終還是覺得用這些錢開採海鹽並不夠。

房遺愛無奈只好自掏腰包,頂多到時候再從裡面賺的錢把自己的本錢拿回來罷了。想做就走,房遺愛再次去到劉家村,找到那個老劉頭。一番交談之後才知道這老劉頭正是村長,商量過後,用一天五十文的工錢僱傭村中的勞力挖一條小水渠,再挖幾個四四方方的大坑。

房遺愛很無語,他是在老劉頭鄙夷的目光中離開,那目光中就寫著四個字:人傻錢多。不要以為五十文工錢很低,三四文就能買鬥米夠三口之家吃個七八天還是綽綽有餘的,可想而之這工錢是有多少了,況且房遺愛還管飯。

房遺愛此舉一是做出千金買馬骨之舉,戰國時期商鞅想要變法改革,立木為信。說誰搬動一塊木頭就給五十金,眾人都不信,後來商鞅說到做到,到後來推行變法時人皆信服。而房遺愛這樣做也有這個意思,房遺愛開出如此高的工價就是為了以後能夠吸引百姓來做工。

而房遺愛之所以小規模的實驗當然是因為房遺愛心裡沒譜了,不看出成果房遺愛是絕對不會大規模生產的。

就這樣在眾人驚喜又迷惑地目光中工程開始了,不得不說五十文工錢的誘惑很大,一百米長的水渠,六個長十米寬十米,深兩米的大坑,十天就全部處理好。而房遺愛也在這十天和村中的百姓打的火熱,村內的百姓都知道房遺愛姓房,乃是一名貴族公子,但是沒有一點架子,對待村中的小孩子都是和顏悅色的。

在房遺愛期待的目光中,海水透過水渠緩緩留到第一個大坑。當第一個池子灌滿之後,房遺愛就命人封住了水池。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這六個尺子修的也有講究,六個池子依次排開,後一個池子總比前一個池子低一點,這樣可以讓前一個池子的水流到下一個池子裡面。

前五個池子叫做蒸發池,顧名思義就是海水蒸發之用,而最後一個池子叫做結晶池。海水經過充分曬制,會在最後一個池子形成結晶,這便是鹽了。其實在海水流往下一個池子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水車拋入的方式,這樣可以加大海水與空氣的接觸,有助於海鹽的形成。只是這是初次實驗,沒有那麼多講究。

許多村民都好奇房遺愛是在幹什麼,房遺愛通常都是笑而不語。在這個時代,取得鹽的途徑通常都是鹽礦,鹽井。煮鹽的方法也有人知道,但是成本太高不可能被推廣。而曬鹽法最早被使用的年代,據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作鹹第五》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

這段記載中的“海豐“就是指明代山東省的“無棣縣“。曬鹽法正是在明代開始,可以說這是房遺愛給予這個時代的禮物。而這也將會對大唐產生巨大的改變。

三天後,房遺愛正在和村內的小孩子玩耍,一個少年急急忙忙地跑來,房遺愛看的分明,這少年正是老劉頭的孫子劉良,不過大家都喜歡叫他的外號海魚,因為他的水性就和海里面的魚一樣好。

“海魚,跑的這麼急幹什麼?”

“房大哥,房大哥,你引過來的海水都沒有了,只有底層的白乎乎的不知道什麼東西。”

房遺愛面露狂喜,拉著海魚急急忙忙往自己的鹽田趕過去,那裡已經站滿了人,看見房遺愛急急忙忙跑過去,立馬讓路。有些膽大的還詢問房公子這是什麼啊,房遺愛直接蹦了下去,手指按了下去,趕緊放在舌頭上品味一番。

這一刻,房遺愛只覺得一抹狂喜湧上心頭:這是鹽啊!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