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臘月二十九,地球村最大規模的遷徙——春運,正在我泱泱大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火如荼進行。 當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傳送旅客近億人次,人們懷揣著回家過年的信仰,不約而同奔向一場接一場團圓。 然而疫情陰霾下的江城則正式邁入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相關單位團隊及個人在此吃緊時期,不得不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吹響一曲接一曲戰“疫”集結號。 上午十點,官方釋出江城“封城”訊息,900多萬人停留在了這座被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之中,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織密加牢防護網,人人皆“兵”。 至此,不論是已惶惶多日、無所適從的本地人,還是像齊妙這類因各種原因-被滯留在此地的外鄉人,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封控、足不出戶。 但面對此等未知的困境,人們可以約束行動,卻不能左右情緒陷入迷茫與無助。 舉國一盤棋中,逆行者們的身影無疑成了溫暖這個蕭瑟寒冬的一把火。 各地醫療團隊馳援江城的訊息紛至沓來,齊妙光聽著就心情激動,可她作為一個地道東北人、又常年生活在環境和習慣都差不多的燕城,像江城這種沒有集中供暖的南方城市,她一個人‘獨守空房’的那種冷,真真是身心難捱。 比起公寓裡乾燥的中央空調,齊妙萬分眷戀徐凱溫暖的語聲和懷抱。 可惜,她來了,兩人卻不能常伴。 此刻在這座城市裡發生的每一次轉身都生死攸關,齊妙本就膽小,幾乎是咬碎了銀牙才能面對徐凱歸期不定的現實。 因著新藥、特效藥研發團隊綜合利用虛擬篩選和酶學測試相結合的策略,發現了一批可能對新型肺炎有治療作用的老藥和中藥,徐凱和李文昊所在小組要在最短時間內,利用『人工智慧文字挖掘技術』、對上萬種臨床藥物進行超大規模計算機輔助篩選,從而輔助核心專家組儘快研製出對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藥物。 徐凱頭天曾在會上表示,早在2017年,斯坦福的教授們就曾率團隊將這項計算機技術利用到新藥研發當中,並將整個演算法的原始碼在網上公開發布。 他們搞科研的,雖不像醫護人員那般作為死神收割者衝在一線,也並非軍警戰士一樣化身平安扞衛者,但徐凱等業內同僚作為計算機技術的儲備力量,毅然選擇在前路未知時刻加入藥物研發行列,無疑是在這場人與病毒的較量中,以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年在國難面前的責任與擔當。 師夷長技以制夷,要感謝過去三年的勤學苦練吧,不談當年赴美留學是何初衷,唯有那日復一日的心無旁騖,才讓徐小少爺有能力成為這燎原烈焰中的一顆-如星辰般璀璨的火種。 事不宜遲,徐凱只在公寓裡與齊妙溫存了一夜,第二天、也就是封城當天一早便提起行囊加入科研團隊-投入到封閉任務中。 齊妙自知自己沒有軍嫂、警嫂、醫生家屬那般強悍的內心,做不到笑著揮手別離,她不能容許自己任何一絲細微的表情和眼神成為徐凱奔赴理想的牽絆,因此,她在夜裡趁徐凱熟睡時,便輕輕啜泣著替他收拾好了生活必需品,勸自己只當徐凱是去出差或閉關搞產品研發,同以往一樣,忙完就會回來。 早上徐凱離開時,她則將臉埋在被子裡躲著裝睡,完全不敢面對。 被子裡纖薄的身子在微微顫抖,徐凱知曉妙妙在哭,因為不捨,他眼眶也憋的熱烘烘。 不敢也不能遲疑,徐凱幾乎是衝出公寓的,直到坐進車裡,下頜線也始終緊繃。 恍惚間,齊妙似乎聽到了徐凱關車門的聲音,車啟動,抽走了她的全世界。 枕頭哭溼了大半,齊妙想起四年前、她曾因不能遊刃於體制內的人際交往模式而被臺裡發配到公益廣告組,被外派了好一陣子。 那時她和徐凱也談了好長一段時間異地戀,他們組長期在潮溼陰冷的黔貴一帶出差,當時她獨在異鄉也是歸期不定,但遠不及現如今與徐凱分別得這般悲壯,一是那時他們僅是相互喜歡,還上升不到深愛。 二是…… 齊妙不敢繼續瞎想,唯有祈禱徐凱不會有事,這座城市乃至全國疫情都能很快得到控制。 生死曾與共,戰火鑄真情——這話說的雖然是炮火中的戰友情,可齊妙真覺此次抗疫堪比戰鬥,簡單粗暴地替她和徐凱檢驗出了何為患難見真情。 之前,齊妙兩次遇上自己生病都本能想要一逃了之,可待外界危機如山雨來襲她才真正看清—— 她親情淡薄,在原生家庭中沒學會如何愛人,甚至連愛自己都不會,是徐凱賦予她全心全意愛人的權利,併成了她在這世上唯愛的人,勝過愛她自己。 全力愛,全是愛,愛ta等同於愛己——是共渡風雨後,適用於他們兩個的相愛定律。 徐凱這一走就是兩個月,由於時間緊任務重,科研團隊的休息時間也幾乎跟奮戰在一線的抗疫人員一樣,少得可憐。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