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部分

的情況下,吳軍當然不會退後。

這樣的大規模正面交戰是極為慘烈的,吳軍一方雖然在兵力上和陣型組織等方面有優勢,但晉軍士氣高昂,且士兵驍勇善戰,衝殺起來往往勢不可擋,可以說兩軍都有佔優勢的地方,總體上來說應該是勢均力敵的。

而交戰的結果也的確如此:三十多次大戰,雙方都損失慘重,任何一方都沒有佔到上風,只能算是兩敗俱傷。

但問題是這樣兩敗俱傷的消耗戰吳軍打得起,晉軍卻打不起。

之前浮橋尚在的時候,晉軍可以從河北源源不斷的得到援軍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援。

但現在浮橋被毀,河道被徹底封鎖,沒有了河北的支援後,晉軍守軍損失一個就少一個,箭矢、兵器等方面的損失也無法得到補充;而吳軍卻能不斷獲得補充,這樣的消耗戰顯然對晉軍不利。

所以在十天之後,晉軍很快就支撐不下去,只好退回城中,放任吳軍修築營壘。

平陰城外,剛剛率領主力退守此地的楊渥在得知周本下的命令後,頓時笑了起來:“這一招看上去與郭威攻打李守貞的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啊,以大規模修築營壘的手段來圍困敵軍,迫使敵軍出城來戰,以消耗敵軍的實力。”

想到郭威,楊渥心中一動:“按照時間來算,郭威現在或許也加入晉軍了,只是不知他現在又在何人麾下呢?”

……

這天,潞州城中的軍營外面突然排起了長隊。

自從天佑三年潞州被晉國奪取之後,這裡一直便是晉國重鎮,由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受命鎮守,至今已有十五年。

李嗣昭此人雖然喜好斂財,但他的能力卻是沒得說的,尤其在治軍方面更是極為擅長,昭義軍的實力同樣是晉軍中的翹楚,為晉國這些年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李嗣昭這人的帶兵風格更偏好於精兵路線,也就是說軍隊數量雖不多,但各個都是精銳,不說每個兵都能以一敵十,但至少在全軍中都能算精兵。

這樣一來就使得昭義軍很少有募兵的舉動,即便有,其規模也不大,一般只招募少量精壯來補充作戰中的損耗。

但眼下的情況卻明顯不同,昭義軍不僅在募兵,而且募兵的規模還很大,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招募了上千軍隊!

這樣大規模的擴軍行動很快就引來各方的關注。

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

“這位老兄,咱們潞州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募兵了,這一次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說是因為與吳軍交戰不利的緣故嗎?”周圍人群之中,一個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青年男子眼神一閃,向身旁一個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問道。

那中年男子穿著較為講究,一看就知道其身份不簡單,至少在潞州城中應該有一定的地位。

這人原本準備敷衍幾句,不過見周圍眾人都有些好奇,便開口道:“是有這方面的原因,最近大王與吳軍在河南交戰,戰況不怎麼順利,據說折損了不少將士;此外鎮州、衛州等地的戰事同樣沒有進展,尤其是鎮州那邊,咱們節帥就戰死在那裡;所以咱們昭義軍當然要擴軍。”

身旁眾人聽了紛紛點頭,在他們看來,昭義軍就是晉軍的一部分,既然晉軍最近戰事不利,那麼昭義軍擴軍就再正常不過。

唯有之前那青年人卻是目光閃動,裝作好奇的樣子繼續問道:“若真是如此倒也說得過去,不過在下聽說,節帥戰死以後大王原本是打算讓節帥在晉陽安葬,但幾位公子卻違背大王的命令,將節帥安葬在潞州。為了這事聽說大王發了很大的火啊;而且除了咱們昭義軍外,其他各藩鎮卻沒有聽說擴軍的,不知老兄可知道這又是為何?”

李繼韜等兄弟幾人堅持要將李嗣昭迎回潞州安葬,這件事原本就不是什麼秘密,在場眾人基本都聽說過。

不過地方節度使一向桀驁不馴,違背朝廷令旨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麼奇事,所以眾人之前都沒有在意此事,只覺得李繼韜等人雖然違背了晉王的令旨,但他們的行為卻還在正常範圍之內。

但現在被青年人這麼一提,一些有心人頓時就察覺到這其中不正常的地方了。

別的地方都沒有大規模擴軍,偏偏剛剛和晉王鬧得不愉快的昭義軍卻在擴軍,而且還是在原來的節帥李嗣昭剛剛戰死,新的節帥尚未任命的時候擴軍,這裡面的問題可就不簡單了。

中年儒士大有深意的看了青年人一眼,道:“在下不過是一介小民,哪裡知道這其中的緣由?而且就算知道,在下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