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他出席國際會議的時候,全世界的同行都把他圍起來,”張亞勤這樣描述他,“就像明星一樣。”

他叫高劍峰。如果你從他的名字和成就來猜想其人,那就大錯特錯,事實上如果只看外表,他一點也不像他的名字,沒有一點劍拔弩張的樣子,個頭兒不高,還非常瘦。

“我小的時候發育不良。”他用這句話開始了他的故事。

他出生在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像北京一樣,這裡的孩子也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大城市病”:聰明有餘,韌性不足,好高鶩遠,眼大肚小,不肯吃苦,害怕挫折,還有驕嬌二氣。但高劍峰所謂“發育不良”不是指這個。這孩子一出生就不斷生病,總是咳嗽,總是發燒,頭髮長得比別的孩子慢,牙齒出得比別的孩子晚,一歲多了還不會叫“媽媽”,兩歲了還不會走路,四歲了還總是摔跟斗。那時候父親望著兒子,不禁著急:“這孩子怎麼沒有得到我的遺傳呢?”

父親是個很不錯的運動員,在市裡的長跑競賽中得過第一名,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覺得他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所以下決心訓練他:即使不能讓他像自己一樣強壯,也要讓他像自己一樣堅強。

劍峰的長跑訓練是從5歲開始的。訓練安排在早上,天天如此,不能遺漏。第一年,父親在前邊跑,兒子在後面跑。第二年,兒子越跑越快,父親漸漸落在後面了。第三年,父親騎上了腳踏車,兒子還是在後面跑。就這樣,劍峰跑了5年。

高家父母對兒子的養育有個嚴格的分工,父親管教育,母親管生活。現在想起來,父親的教育方式,就是把長跑和數學這兩件事情灌輸到兒子的童年中。

那時候上海這座城市遠沒有現在這樣豪華,普通人家的房子很小。高家只有一間住房,房間裡只有一張桌子,一家人吃飯讀書都用它。每天晚飯後,父子兩人對面而坐,各自讀著自己的書。父親望著兒子,有時候會想:“既然這孩子發育晚,那就笨鳥先飛吧。”他開始給劍峰講小學的數學,出些習題讓兒子完成,等到劍峰上小學的時候,已經學完了小學數學。

不知不覺到了9歲,他還是很小很瘦,看上去比同學小了一圈,排隊總是站在最前面。沒人把他放在眼裡,連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看到別人掛上長跑冠軍的獎牌,他還在心裡羨慕人家的強壯,又很自卑,覺得那些人個個是天才,而自己處處不如人。

變化發生在一次體育課上。那一天,老師測試全班同學的體能,專案是1200米長跑。大家一窩蜂地跑出去,劍峰跑在同學們當中。緊接著,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周圍的同學一個個不行了,被他甩在後面,即使是那些看上去身強體壯的人,也落到身後很遠的地方。那場面值得他回味一輩子:“我的步履如飛,遙遙領先,衝過終點的時候大氣也不喘一下,不禁又驚又喜。”

體育老師目睹這個又瘦又小的孩子居然身懷絕技,不禁大喜過望,以為發現了天才,當場讓他參加學校田徑隊。劍峰自己也高興起來,信心大增,覺得自己不再是那個發育不良的孩子了。

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體育很差,這在80年代成了學校裡的一個普遍現象,到今天也還是這樣。大多數孩子都把時間放在書本上,不喜歡戶外運動,不喜歡出去玩,對學習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沒興趣,但是劍峰越來越喜歡長跑了。他開始參加田徑隊的訓練,還參加比賽。

父親越來越老,跑不動了,經常來看他的訓練,還鼓勵他去踢足球。受到父親如此鼓勵,這孩子的愛玩的天性更是變本加厲。每天早上長跑,下午放了學還要踢球。有幾次踢到很晚,父親騎車到學校去找,嘴上埋怨兒子貪玩,心裡卻在琢磨兒子的技術有哪裡不對勁,到了週末,他讓兒子上午一定要把功課做完,午飯後,立即拉著兒子到公園去踢球。

劍峰的整個小學和中學都是在學習和體育這兩個世界度過的。他很忙,所有的時間都很充實,而且精力充沛,也不覺得苦。他的數學能力迅速成長,成績也特別好。父親看他學會了小學的數學,就開始教他初中的,可是他又開始喜歡物理了,把很多時間放在物理上。到了初中,他總是參加競賽,既參加長跑競賽,也參加物理競賽。物理的成績上去了,可數學卻下來了。

“所以說我不是什麼天才,腦子也有不夠用的時候。”他這樣說。儘管如此,他還是發現,小時候他從父親那裡得到的兩樣東西最有用:“一個是數學,一個是長跑。”

“體育對我特別有幫助,不僅是體能方面,還有思維方面。我覺得體育好的人都是很聰明的。因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