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但現在美國要真刀真槍地幹了,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是首要目標,但絕不是最終目標。

透過戰爭,美國試圖將伊拉克轉變成常務副國務卿保羅?沃爾福威茨所謂的“第一個**國家”。然而,就在他們準備與薩達姆最終攤牌的時候,政府中沃爾福威茨等人的眼光已經超越了伊拉克。在他們看來,伊拉克只是一個過渡目標,是一場宏圖大業中的一個小站。巴格達不是1945年的柏林,而是1939年的華沙。

這項事業的最終目標是改造從摩洛哥一直到巴基斯坦、中亞,再到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南部的廣大*世界。記者馬克?丹納(Mark Danner)在2002年10月9日《紐約時報》上的文章寫得非常到位。為應對“9?11”事件,布什政府設計的戰略是“全面的、預言性的、熱衷於傳道的”。它的出發點是,“要想擊潰恐怖惡魔”,*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需要“改造一新”。這一戰略的最終目標不亞於“改造世界”,或者至少是改造這屆政府所謂的“大中東”。

這是一個真正宏大的帝國夢想,算得上是“天賦使命論”或美國的使命是“讓世界對實施*更安全”等古老主張的合格繼承者。布什總統的“自由議程”更新並弘揚了這一傳統。

人們可能認為實施這一夢想需要持久且大規模的全國性努力。但是“9?11”之後不久,美國人民就恢復常態,只是在總統本人敦促下才會行動。“戰爭需要花錢,”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後提醒同胞,“這意味著稅收和債券,債券和稅收。這意味著削減奢侈品和其他非必需品。”在反恐戰爭開始時,布什政府的看法有所不同。即使美國走上了持續數十年的全球衝突之路,這位總統依然認為減稅是可行的。他沒有要求美國人降低對奢侈品的胃口,反而呼籲他們繼續消費,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世界貿易中心倒塌後不到兩個星期,總統就催促同胞們“恢復工作,在全國範圍內做生意,坐飛機去瀏覽美國的美麗景點,去佛羅里達的迪士尼吧”。

是美國的自由,還是伊拉克的自由(2)

“9?11”事件短暫地打亂了美國人的消費模式:“9?11”剛過去,人們不願去迪士尼,航空公司正在滑向破產。這種突然的消停有可能讓這個消費帝國崩潰瓦解。因此,總統緊急呼籲“帶上家人,享受生活,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這成了總統經常提及的話題。2006年12月,伊拉克形勢看似不妙,這位戰時總統還在勸告同胞不要抑制胃口,而要任意放縱。布什滿意地注意到美國一年一度的假日消費熱潮“起步很好”。於是,這位總統號召美國人作出更大努力:“我鼓勵大家更多購物。”

以前,戰爭意味著需要將就度日,或者至少勒緊腰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配給製造成了一些不便,但不是真正的困難,可是後方的美國人至少每天都會提醒自己國家還在打仗。在布什總統的戰爭中,分配給美國人的這個角色是假裝衝突根本不存在。儘管聲稱這是一場幾代人的鬥爭,但這位總統從未考慮過恢復徵兵制。他甚至懶得考慮擴大軍隊規模。這就註定了組成美國志願兵部隊(*F)的人口要承擔主要犧牲。除了幾個意見不同的人,剩下的美國人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種勞動分工。

可以預測的是,隨著軍事行動範圍的擴大,尤其是在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之後,軍事支出也會增加。布什在任期間,五角大樓的年度預算翻了一番,2008年達到7 000億美元。美國發動“沙漠風暴行動”時,德國、日本和對美友好的海灣國家拿出數百億美元,支付美軍行動的成本,但這一次不同,戰爭支出的負擔全部落到了華盛頓的頭上。

可能不太意外但不好預測的是,“9?11”之後,花在“權利”上的錢也在增長。在國會的教唆下,布什政府打了一場“大炮與黃油”戰爭,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費用大幅增長。聯邦預算再次陷入赤字,未再改善。

布什總統及其下屬以維護美國生活方式的名義,把美國帶入一項激動人心的宏偉工程,爭取全球主導權。他們堅持傑斐遜以來的傳統,試圖擴大美國實力,推進美國自由事業。自由表現為富足,富足需要擁有大量廉價石油。得到這些石油要求美國消除一切疑慮,確保自己能在波斯灣發號施令。它要求進行石油戰爭。

但是,這種生活方式至少讓兩代人遵循自我滿足和揮霍浪費的道德準則,反而大大削減了這項無所不包的帝國事業所需的資源。在布什總統的鼓勵下,美國人只關注自己的事情,不失時機地從這場戰爭中解脫出來。多數人成了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