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已經有了徹悟,勸,是勸不得的。”
“可是………………”楊廷和頹然坐倒,他何嘗不知道這些,來李府也是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念頭,這時希望破滅,他的心情也是低落之極。
“其實………………”李東陽沉片刻,突然語出驚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啊?”這次輪到楊廷和傻眼了,這怎麼可能是好事,難不成李西涯也被氣糊塗了?
“用修自少便聰慧過人,對天津種種,皆是由他自行觀察而來,”李東陽微微一頓,似乎是在措詞,“去之前,受到我等的影響,想必他也是心有成見的,可隨後卻有了這樣的轉變,可見天津的新政確有獨到之處,否則他也不會說出這些話來。”
“那謝宏行事向來張揚,容易眩人耳目,慎兒他年少,也許……”聽著話頭有些不對味,楊廷和急忙爭辯。
“也許介夫你說的對,可不能否認的是,用修看到的也是事實,想到的也未必就沒有道理。”
李東陽的話鋒又是一轉:“當然,謝宏未受聖人教化,施政行事難免會有偏頗,不過,正如王伯安一樣,用修若是加入其中,未必不能起到匡正的作用啊。”
“匡正?西涯兄,你的意思難道是……”楊廷和眼睛瞪大了。
兩面下注,這是士大夫們常用的招數,每逢世,世家總是要面臨差不多的選擇,最出名的就是三國時代的諸葛世家,三面下注將當時的爭霸勢力一網打盡。
朝爭的ji烈其實也不亞於世,尤其是眼下更是如此,不過,這還是士黨內部第一次發出要妥協的聲音,由不得楊廷和不驚訝。
畢竟現下的情況,跟普通的政爭完全不一樣,是兩個階層進行的生死之戰,哪有兩面下注的餘裕?
“我等若敗,總還有用修這樣明辨是非的種子,可以寄予期望,不使謝宏政;若是先賢有明,不使儒家道統沉淪,其實有沒有用修的助力,也無關緊要……”
李東陽的話愈發的直白了,“於大義如此,於介夫自家也是如此,想想劉希賢………………若是早有明斷,德綱賢侄也不至於………………他日若是當真事敗,你我都在風頭浪尖之上,自然難以倖免,可家眷卻是無辜…………”
未謀勝,先慮敗,這本來也是李東陽的作風,從前楊廷和一向是有些不屑的,可今天事關自身,再聽到差不多的論調,他卻心有慼慼,覺得很有道理。
“至於士林內部,自有愚兄一身擔當,會給諸位同道一個滿意的交代的。”李東陽又補充了一句,徹底將此事定了下來。!。
''
' '
第607章 新舊更替
正德三年二月九日,京城。
雖然此時已經入了春,不過冬天的痕跡還沒有全部消失,儘管路邊屋簷上的積雪都已消融不見,可朝陽出現的還是很晚,至少要到卯時末,天sè才會徹底放光。
自從正德調整了上朝時間後,長安大街在清晨時分就安靜了很多,縱是有些行人,多半也是步行路過,車馬是比較少見的。
不過在這一天的寅時前後,長安大街再次喧鬧起來。車馬如流,個個鮮衣怒馬,氣派非常;行人如織,個個青衫綸巾,儒雅風流,因為這一天是四年一度的會試之期,是朝廷選拔人才的大典。
可是,在禮部貢院的閣樓上,禮部尚書周經的心情卻很低落,哪怕是他主持會試,得以與數百新科進士結下淵源,也絲毫不能讓他開懷。
不單是因為朝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也是因為士人的前途越來越渺茫。
雖然來應試的人依然很多,足有兩三千之數,相對於進士的名額,算是相當龐大,取士的比例,也算不上高,進士仍然是大熱門。
可是,若是與往年的盛況對比,那就相形見絀了,兩三千人?就算是普通府城的鄉試,也不可能只有這點規模啊,要是縣中的童生試還差不多。
包括周經自己高中進士的那年在內,哪次會試不得來個幾千幾萬計程車子啊,千中取士,百裡挑一,規模一年勝過一年,那才叫國家大典呢!
可現在呢?進士名額雖少,可總也有兩三百個,那也就是十個來應考的人裡面就會取中一個!天,這還是科舉嗎?還有原本為國取士的神聖意味嗎?
原因,當然就是書院卓有成效的挖角行動了,只要進了京城…就會受到書院全方位的理念轟炸,擺事實,講道理,舉成例…種種說服方法不一而足,當然,最厲害就是持續不斷的重複,無論在哪裡都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