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康熙看了他一眼,卻是沉吟不語。他心裡清楚戶部的銀子外借,恐怕不止是京官,還會牽連到一些皇親。張廷玉雖然是上書房大臣,有些事也不方便處理。
可這是個硬釘子,得讓皇子們去碰。他轉眼看想=向一個個沉默不語的阿哥皇子們,目光在他們的臉上掃過,心情卻是愈發沉痛:難道這麼多皇子阿哥中,就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替他分憂嗎?
想到這,康熙目中不由的露出了一絲感傷,他頹然轉身坐回到了龍位上。
“兒臣胤禟,願請旨前往戶部清理積欠,請皇阿瑪恩准。”就在這時,一男子清亮悅耳的聲音在殿內響起,眾人不約而同的轉頭,就見胤禟跪在了地上,俊美的面上神色從容。
康熙有些意外接著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幾位上書房大臣也紛紛相視一眼,不由暗暗點頭。
而眾阿哥卻各個心思不一,大阿哥胤禵和胤禟有舊怨,自是心中冷笑。
而和胤禟關係一直較好的老十、十四,也只有乾著急的份了,明明八哥已經和眾人說過了不要接這個差事,為什麼九哥要這麼做呢?
胤禩凝視著跪在地上的胤禟,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和心痛,但很轉瞬卻又平靜的出奇,只是明亮的眸子變得越加冷靜幽深。
胤礽卻是沒想那麼多,他擔憂的望了眼胤禟,隨即站出來答道:“皇阿瑪,兒臣推薦四阿哥胤禛擔任此次差事。胤禛雖然這次救災的事有些操之過急,可他向來辦事認真,不徇私情,擔任這個差使最為適宜。”
康熙不置可否,將目光又轉向其他阿哥:“你們說呢?”
胤禩頓了一下,接言說道:“兒臣曾管戶郎。卻未能峻切操持,以至庫銀挪借、遺君父之優。兒臣自認為察切之明,臨事之威不及四哥。,因此,兒臣也贊成四阿哥當任這個差使。”
康熙仍然不置可否。又對大阿哥胤禵問道:“胤禵,你是大阿哥,你怎麼說?”
胤禵心思微動,老四是太子的人、而老九又是阿哥黨的人,這兩人,不管誰接了這個差事都討不到好,他想到這,連忙回道:“回皇阿瑪。,按理說兒臣也應該接這個差事,為皇阿瑪分憂。但既然太子和八弟都認為四弟來幹較為適宜,而九弟又毛遂自薦,其心可嘉,兒臣倒覺得不如讓九弟來擔任吧。”
康熙依舊不動聲色,向跪在地上的胤禛問道:“太子和八阿哥都推舉你,胤禛你的想法呢?”
胤禛猶豫了一下,終是開口:“兒臣願將功補過擔任此差事,為皇阿瑪分憂。”
康熙點點頭卻還是不置可否。又向終國維、馬齊、張廷玉問道:“你們上書房大臣是何意見 ;?”
佟國維;“‘治大國如烹小鮮’。奴才認為,戶部欠款之事,人多面廣,既要將欠債款追回,又不能使欠款的官員太過難堪,吏治是要重新整理,貪賄也不能容忍,但這是一篇很難作,也很難作好的大文章,卻是不能莽撞從事,是要鬧亂子的。四阿哥胤禛辦事不講情面,擔當此任原很適宜,但若太過操切也怕激出變故。九阿哥雖年輕但辦事沉穩,臣建議不如九阿哥和四呵哥一道辦理此事,則能剛。柔相濟,收互補之效。”
馬齊:“佟國維所見極是,奴才同意他的看法。
許久之後,康熙終是點了點頭:“你們的奏議朕都明白了。既然如此,這件事就交給胤禛和胤禟。”
“謝皇阿瑪,恩准。”胤禟、胤禛一同跪下謝恩。
“九哥!”一出了乾清宮,沒走多遠胤礻我立刻忍不住了一把將胤禟拉住,不解的問:“九哥,我昨個不是到你府上去,告訴你不要接這差事嗎?你怎麼就不理解八哥的心思呢?”
胤禟轉身對著胤礻我沒有作任何解釋,目光望向他身後,就見胤禩和十四正一步步地從向他們走來,胤禩的目光正好與胤禟對視,只是他的眸光卻是淡淡神色。
十四見氣氛怪異,忙打圓場:“九哥接這個差事想來也有自己的考量,十哥你別先著急上火,咱們一起聽聽九哥怎麼說吧。”
三人皆望著胤禟,可過了許久,胤禟才平淡解釋:“我只是按照我的想法做罷了,十弟,你也莫擔心,我心中有數。”
“這就是個吃力不討好,又得罪人的差事!“胤礻我氣呼呼的說道:“阿哥里面誰沒欠國庫銀子啊?我還欠了二十萬呢?九哥你要是想討銀子,那我就把老十爺府給買了,幫你完成這個差事好了!”
“好了,十哥,已經夠亂的了,你就被再雪上加霜了。”十四見狀忙勸胤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