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優勢、自主創新、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4)
自主創新競爭與比較優勢競爭的一個最大區別在於收入分配效應的差別。我們已經知道,比較優勢競爭是透過出口商品價格的提高(貴賣)來增加本國的收入的,而價格的提高是有利於本國生產出口商品時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的,其結果將是這種被密集使用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的增加。假如這種被密集使用的要素是勞動力,那麼工資就將增長,除非存在失業或潛在的過剩勞動。但是,自主創新競爭是透過技術進步來提高生產效率的,隨著新技術被匯入生產過程,除非這種新技術是“中性”的,那麼就一定會導致生產過程中勞動要素日益被知識要素或者資本要素所替代的現象。毫無疑問,伴隨著這種現象而來的將是勞動要素的相對過剩和知識與資本要素的相對稀缺,於是,在經濟增長、貿易所得增加的同時卻有可能發生勞動者日益貧困的現象。事實上,這種現象不僅已經在技術進步很快的日本,甚至在美國也發生了,而且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即在全球範圍內都已經程度不同地發生了擁有人力資本的熟練勞動力和知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越來越高,而一般勞動者的收入則相對、乃至絕對下降的趨勢。這樣的趨勢一旦發生,那麼它在短期內會引發社會矛盾,而在長期內則有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因為當數量最多的一般勞動者的收入出現下降之勢時,經濟增長最終就將因為消費不足而陷於停滯。
3。幾點結論
第一,比較優勢競爭是透過增加豐裕要素的就業和提高其價格來增加該豐裕要素的收入的,除非貿易條件因為使用該豐裕要素生產的產品過剩而出現逆轉,比較優勢競爭無論對經濟增長還是對收入公平分配都是有利的。
第二,自主創新競爭是透過技術創新和提高生產率來增加貿易所得的,並且是透過匯入一個廣義的中間品生產部門來實現經濟增長的,除非技術創新對於要素使用所產生的影響是中性的(既不特別偏向於過多地使用資本和知識要素,也不特別偏向於過多地使用勞動要素),否則,自主創新競爭就極有可能在導致貿易收入增加和經濟增長的同時,惡化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並由此而引起長期的經濟增長停滯。因此,不僅是外延的經濟增長有一個增長是否可持續的問題,即使是依靠技術進步的內生增長也有一個增長是否可持續的問題。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美國為何也要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增長也會陷入衰退。
第三,據此,我們得到的一個基本結論是:在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究竟是選擇比較優勢競爭模式好還是選擇自主創新模式好並沒有一個唯一的解,關鍵是要看貿易條件的變化和自主創新所導致的收入分配效應。所以目前關於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究竟是參與比較優勢競爭好還是自主創新競爭好的爭論是有偏頗的,它很可能把中國的對外開放與經濟增長引向歧路。
中國的選擇
在討論中國的選擇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實,因為正是在一些基本事實上的錯誤解讀,使得目前的爭論失去了科學性,並有可能蛻變成為一場不同既得利益者之間的利益之爭,而且還極有可能導致中國未來選擇的錯誤。
許多主張中國應當立即選擇自主創新競爭模式來參與國際競爭的人,經常會以拉美和東亞缺乏自主創新而導致增長危機為例,來證明中國選擇自主創新競爭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txt小說上傳分享
比較優勢、自主創新、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5)
導致拉美經濟增長危機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們選擇了比較優勢競爭模式,而恰恰是因為其過早地摒棄了比較優勢競爭模式,錯誤地選擇了旨在退出國際分工與貿易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並在國內儲蓄不足的情況下,試圖透過國際舉債走向帶有自給自足的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結果因為自主創新能力過低,產品缺乏競爭力而使得企業無法盈利,微觀上的失利最終導致宏觀上因政府所借入的大量外債無法如期歸還而引發的債務危機。在多次這樣的債務危機的衝擊下,拉美國家中除了因為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繼續推行比較優勢競爭模式的墨西哥倖免於難之外,其他國家大都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裡,我們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數拉美國家中,做出如此錯誤選擇的恰恰不是市場和企業,而是一個極端官僚主義的政府。
至於發生在1997年的東亞危機,國際社會早已把它定義為金融危機。導致這場金融危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