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部分

情,繼續施壓:“朝廷已經決定:秦觀就以影附蘇軾的罪名被削去館閣校勘之職,差派為監處州茶鹽酒稅。子瞻那位名僧——僧廖子以同罪剝奪度牒,強制還俗。”

趙興心裡陣陣絞痛:株連開始了,原本大宋朝可以說沒有株連政策,比如呂氏兄弟大哥貶謫,弟弟呂大忠仍能位居邊境重鎮擔任地方首腦。

但現在,章將大宋株連政策推向極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時此刻,大宋已亡。

原本那個“人文大宋”,那個寬容開放地“君子大宋”,自此刻起宣佈滅亡。

接下來,大宋進入了黨獄時代。

黨獄不是以國家民族政治利益考量,而是“不黨則罰”——你不參加我的黨派則是不贊同我的主張,我管你治理地方多麼好,抵抗侵略多麼英勇,所做地事情是否與國與民有益,只要不是我黨成員,往死裡整。

章這是在警告趙興:雖然趙興一直沒表明政治態度,也從不參與朝堂爭鬥,地方治理的不錯,軍事方面也很建樹……但這些都沒有用,只要章想治他的罪,“影附蘇軾”就是罪名。

章為什麼反覆要把蘇軾貶到惠州安置呢?趙興知道這是因為蘇軾的表兄程正輔。

程正輔既是蘇軾地表兄,也是蘇軾的姐夫。蘇軾地姐姐八娘自幼飽讀詩書,能詩善文。16歲時嫁給表兄程正輔。但是八娘嫁到程家以後,公婆一直不喜歡她,經常虐待她。第二次,八娘產下一子並因此身患重病,而程家卻不給她治病。父母只好把她接回孃家診治。病情剛剛好轉,公婆卻興師問罪,責備八娘不盡媳婦孝道,並搶去她地嬰兒,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