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是姓氏與血脈。在鳳凰臺上; 你姓什麼決定著你會當什麼官; 你有著什麼人的血脈意味著你有什麼樣的才能。根本不需要再經過確認; 你是誰的子孫後代; 你就有著和你的祖先一樣的才華。
就像花萬里,他姓花; 他就一定會打仗,能當將軍。如果換成毛昭或白哥,皇帝當時就算下了旨; 點了將,底下的人也不會同意。
但如果動的不是他們看在眼裡的東西,他們就像看不見一樣。
姜姬希望能慢慢把鳳凰臺的原班人馬架空; 就是各。哪怕他們現在乖乖聽話做事; 好像沒有任何反抗的意思,但如果徐公回來; 他們肯定會立刻轉向徐公。
他們現在的聽話只是習慣順從; 不是真心效忠於她了。徐公不在; 她可以隨意擺弄他們;徐公回來,他們就會調頭向著徐公了。
而鳳凰臺這個大機器的正常運轉,依靠更多的還是相、公、卿之下的諸多雜官。
又因為徐公把朝上官都給變成了虛職,就是隻擔名不擔事,所以鳳凰臺上的官吏是非常“簡略”的:大官都是虛職,小官都是實職。
姜姬需要架空的,就是這群“小官”。
王姻已經把這部分人的名單給交上來了,各級值日、文書、經事、給事、傳書等,約兩千多人。
姜姬自己手中目前是沒有兩千多個熟知鳳凰臺下事,能為她所用的人的。所以她也只能逐級替換,酌情將某些部門合併,或直接開設新部。
王姻原任大夫,雖然是朝陽公主為了讓他留在宮中隨便給出去的一個官,不過位置是夠高了,剛好方便姜姬借他的名義行事。
畢竟,她一個“安樂公主”如果插手小吏的事,被人發現就不好了。
借王姻之口能省不少口舌。
王姻“下令”,阿陀這個小傳旨負責把這話傳遞到各級去,白哥負責過來“勸導”這些人乖乖聽話。
確實有人發覺了,但他們又覺得沒必要為這種事再惹起什麼風波——鳳凰臺裡還關著一堆人呢。
安樂公主玩笑般的索糧讓他們疲於應付,哪裡管得了什麼文書被人頂了職,又是哪個給事叫人給撤了等等。
姜姬快馬斬亂麻,從四月到七月間,把鳳凰臺下的各級官吏給替換了一半左右,剩下的她覺得也不必換了,因為現在更嚴重的事已經冒頭了。
鳳凰臺外出現了疫情。
城裡的死屍全都被送到城外焚燒掩埋,城外的流民村只要是在姜姬的控制之下的,也全都照此辦理了。
城中的水井也進行了嚴格的區分,各個街巷很少再見到外來人,也很少收留外來人。
姜姬還大力發展百姓們養貓除鼠,神女廟裡又多了看家護院的狗和殺鼠看糧的貓的石像。
但在遠離鳳凰臺的村鎮中,到底還是出現了疫情。
只是一開始只在小村中流傳。現在交通不好,百姓們終其一生很少離開自己的家鄉,他們多數都在家鄉附近二十里左右的地方活動。這也從一方面限制了疫情的傳播。
但進入夏季之後,野外狼、狐狸等野獸的活動加劇,它們把人們埋在淺表地面的屍掏出裹腹,再加上蚊子、蒼蠅與老鼠,終於令疫情傳播起來了。
治疫就是要快。
姜姬立刻調兵,命人把守要道,進入發生疫情的地區,不許這裡的百姓出逃。
此時沒有足夠的藥,也根本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為了安撫百姓,她想來想去,竟然也只剩下祭祀這一條路可走了。
但她明知祭祀治不了病,不管再怎麼祭,疫區裡的百姓最後還是難逃一死,能不能活下來只能看自己的命夠不夠硬。
她只好在神女的權職上又添了一項:引路送葬。拜過神女像的人就算死了,也會無病無痛的走入極樂之境,那裡鮮花處處,樹上結滿果實,已經去世的親人也會在彼岸迎接你,從此不會再有分離、飢餓、病痛、悲傷等等等等。
總之,拜過神女後不管是生是死,都永遠得神女庇佑。
這也是她唯一能給疫區百姓的安慰了。
除了這個,她還讓人做了幾首簡單的小曲、詩歌,進行傳唱。
每一天,又死了多少人都會飛馬報上來。
疫區被圍了起來,還留在那裡的百姓非常忠誠的每天祭祀神女,然後把病死的人的屍首扔到疫區之外來,再由士兵們將屍首拖走,焚燒後深埋。
為了燒屍,還特意仿磚窯建了窯洞,把屍首燒到化為白骨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