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李業詡,段家二哥,秦懷玉則是負責招安收攏流民,也功不可沒。”
“恩,朕回去之後,都有重賞!”李二看到後背的二郎一個個成長起來,尤其是看到太子昨日侃侃而談,有條不紊,可見成長不少,大半年沒見,各自都到了他的肩膀下面了,雖然黑了點,可是壯實不少!
對於高句麗的情況,暫時就這麼定下來了。
吃過午飯,李二興致來臨,私下帶著程咬金,秦兄,段志玄四處逛逛了。
前兩天,還沒發覺買棉花的人多,就看到崔老漢,可是現在路上,有車的用車子推過去;沒車的,就用大麻袋裝起來,背在身上;沒有麻袋的,那就用竹筐;實在什麼都沒有的,乾脆去買了幾匹便宜的布,做成布口袋。
好在棉花很輕,所以背在身上並不累。
路上行人絡繹不絕,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身上揣著銀子,人也有了底氣。
百姓手裡有了錢,那小街上的鋪子可是非常熱鬧的,買二斤肉,打三斤酒,生意好得不得了。
“老爺,您看這些百姓,比其他的地方都富庶,明年可以收不少稅了。”秦瓊笑著說道,“說不定能把我們在北方的軍費收上來。”
“我看不錯,這裡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並且還有富餘,假以時日,這裡又會成為大唐一個糧倉。”段志玄點點頭,附和說道。
“那是自然,看來這裡通往長安的路,也要修修了。”程咬金點頭說道,要想富,先修路,長孫家的大小子說話很有道理。
“恩,一直在修呢!”李二點頭說道,然後幾人惡趣味地蹲在路邊,滴溜溜地看著過往買東西的百姓。
百姓們見這幾人笑得有點嚇人,還以為要搶錢呢,紛紛加快步伐,早點回到家裡。
李二對百姓們的舉動,渾然不覺,反而認為有趣。
“真巧,幾位大老爺,又碰到你了,也是緣分,今日可得去我們家裡好好吃頓便飯。”崔老漢笑呵呵說道,從這老頭的臉上笑容,就知道今日的收成不錯。
李二推不過,覺得看到差不多了,便在身邊侍衛身邊說道:“去買點肉啊,雞鴨之類的東西!”
崔老漢熱情邀請,李二直接好接受。
等到學堂放學了,崔老漢的小孫子二蛋子揹著書包出來了。
二蛋子見爺爺拉著車子,便把書包放在平板車上,說道:“爺爺,你上去,我拉你回家。”
崔老漢咧嘴一笑,連連擺手說道:“二蛋子,你上來,爺爺拉著你。”(未完待續。。)
第兩百四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
已經是半大小子二蛋子見爺爺還叫他小名,不依說道:“爺爺,我現在叫孫軒了,你不要叫我二蛋子,讓人聽到多不好意思啊!爺爺,快上去,我拉你走。”二蛋子孫軒把崔老漢扶上板車,自己拉車,一看這二蛋子的行為,就知道他是一個淳樸的孝順孩子。
李二好奇問道:“崔大叔,您姓崔,可是您孫子怎麼姓孫啊?”
崔老漢見客人問,便笑著說道:“五年前小老兒家陡四壁,只好帶著家人出來逃荒,可是走散了,找不到了,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在世了。後來被人劫到山上做土匪,小老兒年紀大了,只能幹一些粗活,活了下來。都是我們大唐皇帝仁慈,四處招安,我們大長老就帶著三上的二百多人下山了,在這裡安家,過上好日子了。大長老給大家買了房子,然後分配給眾人,大家大多是流離失所的,就按照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孩子,一個大人這樣分配下來,這二蛋子就成了我孫子,我們就成了一個家。”
李二聽了動容,有了家,有了田,有了糧,沒人願意造反。
到了崔老漢家裡,門口曬了很多棉花柴,上面還有一些棉鈴沒有摘下來,在太陽的暴曬之下,逐漸露出雪白色的棉絮。
“爹,您回來了?”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傳出來,便開啟了門,一個清秀的女子面容露出來。
“我是我幹閨女翠兒,也是苦命人,一家人只剩下她一個,我們三個人組成一個家。”崔老闆嘆息說道,這翠兒是個寡婦,快到三十歲了。想再找男人,也不好找,好在現在有了個義子,以後也能養老。
“今天叨擾這位大嫂了。”李二客氣說道,他會在大臣,功勳貴族面前擺架子,但遇到百姓,一向平易近人,非常和氣。
“翠兒,這是那天幫我拉車的貴人。那天有事,沒來咱家吃飯;今天正巧碰上了,趕緊把肉拿進去整兩個菜,好好招待貴人。”崔老漢笑呵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