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量纖長,月白的衣裳穿在他身上更顯風神俊雅。
廊下候著的廝也差點兒看呆了,新難怪這玉瑤公主豁出去都要跟這位爺在一起,這副模樣,不他的才學,就已經是夠讓人心神顛倒了。
“爺,您晚上回來還沒吃東西,公主剛剛讓人送了些吃過來,有蝦餃、籠包、銀絲面、雞湯餛飩……還有豆腐腦。”
穆梓桐原本聽著想叫人原封不動地送回去的,如今雖他是掛名住在公主府上,但實際跟公主府沒什麼關係,這些事情,他是能避開就避開的。
可是唯獨聽到最後一樣是豆腐腦,又鬼使神差地叫他放下來了。
玉瑤公主那邊焦急等待這邊的訊息,生怕穆梓桐一惱又送了回來,聽他吃完了那碗豆腐腦,玉瑤公主高興得直跳:“鈴鐺!鈴鐺!你還記得我們之前出去吃過的那家豆腐嗎?好像是叫劉記,你快去給我請個師傅過來!”
叫了半天才有膽大的丫頭回鈴鐺還在灑掃處,玉瑤又是去找皇后娘娘求情,這才把鈴鐺又放了出來。
鈴鐺自然是知道玉瑤公主的劉記豆腐坊,這可是全天胤朝最大的豆腐坊,不知道多少豆腐都是從劉家出來的,還是皇商,每日要給宮裡送豆腐呢!
鈴鐺領了命去請了劉家的豆腐師傅,可是做來卻沒有覺得多好吃。鈴鐺之前吃的怕也是這樣,只是宮外的吃食到底還是有趣許多,因而始終覺得外面的好吃。
玉瑤倒是覺得有些不像,前些年的時候在宮裡吃的豆腐要好吃很多。近幾年吃到的豆腐就真的平平無奇。
不過眼下玉瑤顧不得其他,只希望既然穆梓桐喜歡吃豆腐腦,那她請來的豆腐師傅總能留著穆梓桐的胃口吧。
可惜這樣的日也沒持續多久,穆梓桐不過吃了兩天,第三天就再也沒吃過了。玉瑤公主就只能每日眼巴巴地看著送過去的東西又原封不動送了回來。
……
這樣的時日一直持續到春上都沒有什麼改變,只是皇上卻越來越看重穆梓桐。
穆梓桐生性謹慎,知道自己一沒功名,二沒官職,能在皇上的御書房待著,起因自然是因為要顧及玉瑤公主的名聲,再加上他被玉瑤公主綁上船,陰差陽錯救了太后跟公主的情面。
可是看皇上跟太后都只是私下召見,賞賜物件以感謝他,沒有昭告天下的安排,就知道這救命之恩也不過是水上浮萍,飄搖不定,沒就可以沒的。
所以穆梓桐知道現在還不是報仇的最佳時候,現在皇上還對他一點好感都沒有,若是知道了他背後的身世隱秘,想幫還好,或許還有報仇雪恨的機會,但是那也要他能夠拿到證據,找到證人。
這是好的一面,但若是皇帝不願意幫忙,尤其為了玉瑤公主更加想要除去他的時候,那就真的是功虧一簣了。
穆梓桐坐在矮榻上翻著一本典籍,這裡面原本不過是民間杜撰的一些天兵天神降臨人世,幫助受冤受屈的人沉冤昭雪,懲罰壞人的話本,但是穆梓桐於讀書一道上十分精益。
能夠對著話本故事旁徵博引,舉一反三,甚至能寫出獻策。
皇帝自從發現他的這個才能之後,就把他自己跟太現在看的書都又賜了一份給穆梓桐。
每日下朝後三人在皇帝的御書房就討論這書中的道理和計策,竟然是大有裨益。
太一臉恭敬地看著穆梓桐:“穆兄不過年長我一兩歲,竟然是這般學識淵博,難怪我讀了那許多書就覺得已經不少,但父皇跟謝師傅總我讀書還不夠。”
太是個謙謙有禮的,自從察覺到穆梓桐在學業上的特長之後,就改了稱呼,叫他穆兄。穆梓桐自然是沒法拒絕。
想到這兄妹倆,一個叫他穆兄,一個叫他穆哥哥,也算是異曲同工了。
皇帝甚是滿意地看了一眼太,太是他的嫡長,性謙卑溫和,胸有大志,又喜愛讀書,聰敏辨達。
所以他對這個兒跟未來接班人都很滿意,皇帝后宮一向沒有什麼陰私之事,從先皇開始,都是後宮和諧,兄弟相親。
皇帝為了培養這個兒,不少事情都是自己親自教導,只是時間長了,竟發現太身邊沒有些同齡的人。
雖然這個皇位以後穩穩的是太做,大臣們也算是服氣,但是若是太沒有一兩個從微時就交好的夥伴,以後君臣之情怕是太過拘謹,無法在理法公職之外幫到太。
皇上總鼓勵太出去多結交些大臣跟皇親國戚家中同齡的少年,這些人以後都會是各大家族的主力,若是能在現在就有些朋友般的情誼,以後也會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