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由王大妃攝政,稱為“垂簾聽政”。成宗、明宗等時期的王大妃都曾經垂簾。此外,中宗時的樸敬嬪、肅宗時的張禧嬪都曾經用自身的影響干預朝政。隨著女人掌握政權而來的,是王朝後期的外戚門閥勢道政治。清州韓氏、青松沈氏、安東金氏、豐壤趙氏、驪興閔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勢的家族。
作為朝鮮王朝的正統繼承人,李世濟將軍一直帶領著一支抗日軍隊活躍在蓋馬高原、白頭山脈,為自己的民族解放運動浴血奮鬥。和他相對應的是在太白山脈,也有一支朝鮮抗日聯軍,是由金成敏將軍所帶領,部隊規模僅次於李世濟將軍的部隊。隨著大漢帝國在東北的軍事節節勝利,李世濟將軍的部隊也士氣高漲起來,並得到了大漢帝國的援助,實力大為增強,部隊人數達到了12000多人,已經成為了朝鮮半島抗擊日軍的重要力量。
方雲對待朝鮮的政策是,既然獨立的朝鮮王朝已經滅亡了,那麼歷史上朝鮮半島就是大漢帝國的藩屬國,那麼今後也應該是大漢帝國的藩屬國,當然,手段上是要委婉圓滑一點,要在朝鮮扶持一個親大漢的政府,大漢帝國要在朝鮮半島駐軍。
在充分考慮了上述情況後,大漢帝國政府決定扶持有皇族血統的李世濟將軍成為朝鮮半島的皇帝是符合朝鮮民眾的意願的,於是對活躍在漢朝邊境的李世濟將軍的部隊實施了軍事援助,並且派出軍事教官對李世濟的部隊進行了軍事培訓。這對長久處在困境中的李世濟來說,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所有這些,在方雲眼裡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列島的戰略資源會進一步枯竭,朝鮮半島在他的眼裡已經是一個接近成熟的果實,採集它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在傳統的農曆新年過後,大漢帝國的空軍主力開始清剿朝鮮上空的日本飛機,奪取朝鮮上空的制空權。雙方都明白制空權的重要性,所以空戰打得非常激烈,一直到2月上旬,大漢帝國的空軍才佔了上風,逐漸控制了朝鮮半島的領空。
“何委員長,裡邊請。大家都恭候多時了。”一名穿著中式馬褂的中年管家,一面恭敬地接過何凱脫下的大衣,一面湧尊敬的語氣說道。
“他們來的時候,引起別人注意了嗎?”何凱問道,對國安局神秘莫測的手段,他還是有點擔心的。
“請何委員長放心,都由了周密的安排。我們行事一向都是小心謹慎的。”中年管家低頭回答說。
何凱應了一聲,在管家的引領下,熟門熟路地走進了一間寬大的書房。顯然,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過這地方。
書房裡面已經坐有十幾個人,正在低聲交談著,一聽到管家的叫道聲,都一齊站了起來,恭迎何凱的到來。而何凱對這一切都感到滿意,他笑著說:“對不起啊,諸位。路上堵車,耽擱了一會兒。”
“哪裡哪裡,我等也是剛到,何委員長路上辛苦的。”說話的是宋家的族長、大漢帝國財政部長宋昌盛的父親宋繁。站在他身後的幾個家族的家長也是點頭附和。顯然,宋繁是這些家族推舉出來的代表。
一陣寒暄過後,書房裡的人重新坐下,茶水重新換過後,談話直接點到了主題上面。宋繁說:“何委員長,現在方雲不在國內,正是我們舉事的良機。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一等何委員長舉事,我們將全力支援。”
何凱和了一口清香的茶水,緩緩說道:“眼下政府的權力幾乎全部落在了常務副總理樸志玄的手裡,國會我還是能夠掌握的。主要還是軍隊,孫仲倫、黃維和陸傑飛這三人可是牢牢控制著全國的軍隊,林紅軍控制著近衛軍,杜英豪控制著國家安全域性,這些人都是方雲的死黨,要想起事,難啊。”
宋繁顯然想不到何凱會這麼說,不由有點焦急地道:“何委員長,您要是不舉事,這不是白白錯失良機嗎?現在方雲這小子的位置日益鞏固,即使是我們不起事,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的。”
何凱心裡也明白他說的是實話,心頭也是頗為焦躁。也許是有了對立心態的原因,他感到自己和方雲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他自認自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同時又是一個獨裁反對派,對方雲在政府方面的獨裁非常的不滿,一直認為自己的在政府工作方面的能力要比方雲強。而且,他和方雲在對待蘇聯的問題上有著強烈的分歧,他認為方雲走的親美路線,是對帝國資本主義的投降。他心中的不滿在有心人的挑唆下日益膨脹,隨著這次方雲的出訪,他認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想了一會兒,像是下了決心,他說道:“辦法也不是沒有。方雲不是透過憲法奪得天下嗎?同樣的,我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