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個時候,不知有多少百姓會餓死街頭,多少人傾家蕩產。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只能是他董承!”

“你!”董承起了一身的白毛汗,“陛下,別聽他的,這是誣告!”

“是不是誣告你自己清楚。我手上人證物證俱在,可當面對質!”欒奕又對少帝道:“此外,依大漢律。董承身為大司農,位列九卿,其宅邸佔地不得超過兩畝。最初,董承的宅子乃是臣令人以律令所建,不多不少正好兩畝。可後來,董承私自改建,將西院牆往外挪了一丈之多。一方面,侵佔了牆外街道土地,使得原本蠻寬敞的一條巷子變成只能容人側身而過的縫隙,同時還把巷子裡的那口泉水井圈到了自己的家裡。致使周圍鄰居出入困難,原本近在眼前水源也隨之丟失,意見很大。另一方面,院牆外移,宅邸面積比兩畝多出七分,有違律令。請陛下責罰!”

289大喪

聽到欒奕提及自家宅邸違制之事,董承哆嗦的更厲害了。“你,你……沒錯,我的宅子確實多了七分,可是你呢!你欒子奇不過就是一州刺史,比我還低了半格。按律宅子至多不能超過一畝八分。可是你呢!你欒家在城外的大宅佔地十畝之多,難道這不算違制?”

“當然不算!”欒奕回答的理直氣壯,“那不是我的私宅,而是教會的產業,屬於廟的一部分!依大漢律,廟宇的建築面積最多不可超過二十畝。聖女媧大教堂加上我所在的院落正好佔地二十畝,不算違制!”

廟宇佔地不得大於二十畝?“我怎麼不記得大漢律裡有這麼一條?”董承也算熟讀律令之人,思來想去也沒想起有這樣的說法。

王允白董承一眼,氣不順地道:“孤陋寡聞!這條律令在大漢聖元元年三月就加到漢律裡了。不相信自己去查。”

“呃……”董承無言以對。

欒奕接著說:“臣還奏董承任人唯親,利用職權將其親侄董巖調入青州東萊郡為官,縱容董巖為禍鄉里,侵佔教會聖田和百姓田產。此外董承還……”

自去年開始,欒奕早就讓郭嘉派人把董承盯得死死的。他平日裡哪個時辰去哪做了些什麼,他都瞭如指掌,從哪裡偷粒糧,衝誰說過髒話一清二楚。當然,除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有許多大事!

莫說東漢這個念頭,從古至未來,位居高位之人除了皇帝,誰還沒點吃拿卡要的事?只要相查都能有所收穫。

於是,欒奕把董承自入士以來的陳年舊賬全都刨出來擺在了少帝面前。貪汙、收受賄賂、打壓政敵、縱容家人行惡、參加祖宗祭禮佩戴紅繩……等等等等,足有上百條之多。

王允出言道:“陛下,董承最大惡極,這些罪狀足夠將其千刀萬剮。”

“求陛下治董承死罪!”

在欒奕帶動下,文武百官齊呼:“當治董承死罪!”

劉協雖然明白,無論欒奕所奏董承的一應罪責是真是假,其根源還在於欒奕想要整垮董承,治董承於死地。他很想保全董承,可如今百官異口同聲,他已是騎虎難下。只得退而求其,“昔日,朕倍受董卓欺凌之際,董承愛卿對朕照顧有加,多次救駕。朕念在其勞苦功高,功勳卓著的份兒上,饒其不死,撤其大司農之職,削為平民。眾卿以為如何?”

楊彪當即反對,“功是功過是過,功過分明朝廷才能清明。若是陛下繞了董承,日後人人都以功臣自居,自持有功即便做下天大惡事也不會處以極刑。如此一來,誰還守法?萬萬不可繞卻董承!”

“太尉大人所言甚是,非但不能饒恕,更應從嚴懲戒,以儆效尤!”王允楊彪一唱一和。

董承嚇得雙腿發軟,咕咚跪倒在地,“陛下,別聽他們的。我對您忠心耿耿,千萬不要治我的罪啊!”

“董承不死,朝堂不安。陛下若非要留他性命,臣寧願辭官歸鄉。”說話的乃是太常孔融。

“臣亦願辭官!”孔融打頭,欒奕、楊彪、王允、蔡邕攜百官齊聲附和,跪倒在地。

這下,劉協算是徹底沒了主意,他雖捨不得董承,可是……更不希望堂堂一國之君成為孤家寡人。他看一眼滿臉鐵青的董承,再掃一眼跪在殿前的百官。萬般無奈下,只得回應,“那便依眾愛卿的意思做吧!”說完,頭也不回的回寶殿去了。

“來人,把董承給我拿下!”欒奕大手一揮,招來一隊守宮衛士,“押去宗教裁判所,再做審訊!”

“宗教裁判所?”董承大驚失色。提起著宗教裁判所,全濟南的人沒有不知道的。凡是押進宗教裁判所的人,沒有一個能囫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