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自己的報紙!”王進處於極度YY中。
他此時真恨不得給自己狠狠的來幾巴掌,還說是幹革命工作,怎麼就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呢?
想想穿越前TG是如何起家贏得天下的,完備的宣傳體系絕對功不可沒!
要怪只能怪他穿越前傳媒太多發達,欲知天下事大多依賴網路和電視,誰閒得蛋疼還買報紙啊?他之前之所以沒想到,完全是一個思維慣性在作怪而已。
現今不同後世,大城市裡的知識分子想要了解天下大事和估計新聞,報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傳媒載體。不僅如此,革命黨宣傳革命,也主要已報紙為主。現在的那些革命黨大佬,哪個不是自己有報紙就是和大報社關係良好,自己宣揚革命的文章隨時都可以上報?
當然,他不是看重了這些,而且辦報紙能夠極大的提升他在革命陣營中的威望和資歷。更何況,他還要拿這件事牢牢的將王思量他們栓住。
只要一想到當自己提出辦報紙的建議時,王思量他們一個個雙眼放光激動不已的摸樣,他就忍不住心頭一陣暗爽。
辦報紙的好處不僅僅這些,還能幫助那些農村孩子們識字認字,即而影響到他們的父母立場。對了識字認字,自己還可以把拼音字母的用法登在報紙上,加快孩子們基礎學習的速度。一時間,透過辦報紙這件事情,他靈思泉湧……
“報紙,我是辦定了!”
二單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打破鬧到也想不清楚為何一提到辦扳指,進哥就興奮成這個摸樣?難道,報紙真的有這麼大魅力?
想不通啊想不通……
第七十五章 千頭萬緒
果然,當王進把要辦屬於安慶新光復會自己報紙的時候,郊外據點了一片歡聲雷動。之後大家一起商量了報紙的印刷,發行定位等等一切有關事宜,直到感覺沒有什麼紕漏為止,大家都是新手咩。
在報紙的定位發行上,王進和王思量他們發生了激烈的分歧。
王思量他們認為應該走傳統路線,主要以城市革命宣傳為主,吸引鼓動有志青年和知識分子,壯大安慶光復會的骨幹革命力量。
1。城市裡的居民,在當前條件下,受教育的機會和程度都要遠遠高於農村。這是事實,就算再過一百年也是如此。
王進則另有想法,他要造成最大的聲勢,不僅僅城市裡的知識青年需要團結,農村裡大字不識的老農也不能放棄。穿越前的經驗告訴他,越是思想單純樸實,越容易死心塌地的跟著你一條道走到黑!
當然,他不認為現在自己所做的,會將追隨者們帶入地獄的深淵!
這次,王思量他們一干熱血青年頑固已極,和王進‘針鋒相對’不肯退讓半分。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王進一咬牙,不就是大洋麼,哥現在不缺這玩意。他將大家的意見統一,要做乾脆就做到最好,城市農村兩不誤!
既然會長肯出錢,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幹唄。
作為以後安慶光復會革命宣傳的重要手段,辦報紙最重要的基礎是印刷。經過先期的一番調查,目前的活字油印印刷技術入門門檻不搞,只要材料齊全隨便一個雙手健全的人都能完成,關鍵只是在損耗多少而已。
王進沒有吝嗇,大把的銀圓撒了下去,向安慶城中和轄下各縣的能工巧匠定製了幾十套木活字。現今的條件下也只能如此,雖然銅活字和鉛活字更為先進,使用壽命和實用性都比木耠子要好,但是條件所限,時間太長他們等不及,也就只能如此將就。
至於他為什麼定製這麼多套木活字,他主要秉承‘狡兔三窟’的原則,雖然規模優勢很讓人垂涎,可是在他心中安全更為重要。幹革命工作,怎麼可能不遇到點挫折,不將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裡也是無奈之舉。
更有一點不可不慮,要是所有的活字版面都集中一處,油印之時散發出來的墨香實在太過顯眼,不是明白告訴官府這裡有問題麼?
為了這事,他發動會里的所有當地同志,要求他們每人提供一到兩個當作印刷作坊的隱秘據點,除了會核心心同志不得告之他人,以防出現叛徒被官府一鍋端掉。
為了這些事情,他們一直忙碌到三月春暖花開,才堪堪的完成。這期間,倒也沒發生什麼大事,安慶城內也是時局平穩,王進乾脆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城外,一心一意的發展著心中的‘革命’大業。
期間熊成基也派人過來聯絡,想要探知安慶新光復會的底細,卻都被王思量一一巧妙化解。合作可以,想要新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