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如果羅馬教廷反對發起聖戰,歐洲人就會一盤散沙被各個擊破。相反,如果羅馬教廷全力支援歐洲的團結,恐怕歐洲會表現出超過十字軍東征的凝聚力。
但是教會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教會可能背叛歐洲。如果李植允許天主教在東方傳播,羅馬教廷就沒有對抗李植的立場。
羅馬教廷素來是對信教者友善的。當初北歐維京人入侵西歐天主教世界,羅馬教廷曾經號召歐洲教徒組織反抗。但後來維京侵略者選擇了皈依天主教,教廷立即承認了他們的合法性,承認了他們佔領的土地。
教皇在這樣的敏感時期來中國,所有人都會懷疑教皇是來和李植談如何聯合的。如果說之前教宗還可以說他是來中國看一看,他這句“羅馬教廷掌握的能量非同凡響”一說出來,皇極殿上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他是要聯合李植了。
若昂四世無聲地笑了笑,鄙夷地看向了亞歷山大七世。他是在遭到英荷聯軍圍攻才聯合黃種人,而教宗卻在所有歐洲王族和貴族都等著他的時候選擇李植。在若昂四世的心中,教宗還不如他。
崔昌武見亞歷山大七世越過自己直接和李植對話,不好再發難,沉默了。
李植看了看羅馬教廷的領袖,沒有說話。
教皇猛地下定了決心,他大聲說道:“我們羅馬教廷需要的只有兩點,第一是在歐洲堅持一夫一妻的制度,第二是在整個世界允許我們繼續傳教。”
聽到教皇的話,若昂四世眉頭一皺,臉上的鄙夷表情更濃了。
教皇的話已經說得很直接了,只要李植答應他的兩個條件,羅馬教廷就會站在李植一邊。
第一個條件是一夫一妻,這是保證歐洲平民教徒的利益,保證漢人統治者不會毀滅白種人的血脈。無論白種人地位再低,只要漢人在歐洲一夫一妻,那漢人就無法佔領白人女子,能繁殖的子孫是有限的。過了幾十年上百年,漢人的先進科技必然擴散,必然被底層的白種人掌握。到了那個時候,人數是優勢的白種人就有翻身的希望。
第二個條件則是保證羅馬教廷的利益。
顯然,只要李植答應教皇的條件,羅馬教廷就會反對歐洲國家組成聯盟對抗李植的企圖。歐洲的平民都是信教的,如果教廷對歐洲組成聯軍這件事作梗,恐怕貴族們的抵抗只能是各自為戰,最後必然失敗。
只要李植現在答應教宗,可以說整個歐洲的臣服就是時間問題了。
在若昂四世看來,教宗開出的條件是很有誘惑性的。只需要允許天主教傳教,就能輕鬆征服分裂割據的歐洲。
他忍不住看向了李植,懷疑李植會答應教宗的條件。
一直站在一邊不說話的鐘峰突然喝道:“自大夷狄,爾等以為你可以用一個歐洲的財富和臣服,就換取我們信奉你們的經文麼?你是小看我們的智商,還是覺得自己很聰明?”
亞歷山大七世詫異地看向了鍾峰,不知道這個人是誰。
湯若望趕緊說道:“教宗,這是大齊的鎮國侯,陸軍元帥鍾峰。”
鍾峰冷哼了一聲,說道:“我華夏上下五千年,三教九流學說無數。就算我們大齊要面對整個歐洲聯軍的敵對,要和幾百萬歐洲聯軍開戰,也不會選擇你們的宗教。“
亞歷山大七世詫異地看向鍾峰,又看了看李植。
紅衣主教克勞斯皺眉往前走了一步,陰惻惻地說道:“皇帝陛下!你知道整個歐洲如果聯合起來是多少軍隊嗎?你知道歐洲有多少火槍、火炮、盔甲、帆船匠人嗎?且不說虎賁軍這二十多萬人,就是虎賁軍擴大十倍,恐怕也無法戰勝整個歐洲。沒錯,中國人是在不停擴張,但是如果皇帝你不和我們合作的話,恐怕虎賁軍會在歐洲外圍陷入泥潭一樣的拉鋸戰。“
羅馬教廷的人終於忍不住,把話說得**裸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聯盟
李植打量了紅衣主教克勞斯一番,笑了笑。
教宗來中國的目的已經被老人攤開了:羅馬教廷想犧牲歐洲貴族的利益換取天主教的擴張。
教宗提出了兩個基本條件,只要這兩個條件被接受,基本上歐洲的平民利益就得到了保證。在這兩個條件下漢人即便統治歐洲,也只是替換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罷了。
當然,這兩個條件只是基本條件。現在教宗就站在這裡,一切都可以談。教宗既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自然就準備好了各種選項。李植覺得只要自己給教廷足夠利益,比如鼓勵天主教在自己領地上傳教,恐怕教皇站在自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