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廷斂袖,也不與她多說,直言道:“今年的科考,吏部與禮部的九位考官閱卷後,粗略選出的進士,有近百名。我看過一遍,今年考題已是偏難,考官錄取的標準也較往年有所上拔。多年罕見,實屬詭異。所以幾位考官懷疑,或許考題洩漏,有人舞弊。”
宋問站到牆邊,叉腰沉思道:“這理由也太粗糙了,實在難以讓人信服。就不許今年人才輩出了?”
王義廷:“你我皆知,這就是不可能的。哪怕是除去雲深,也不該有這麼多人。”
每年科舉,在開考之前,能有多少人及第,其實大家心中有數。“通榜”和“行卷”已經確定了一部分。其餘真正的寒門子弟能考上,是不多的。
這就是大梁的現狀,凡是參加科考,無論是否有真才實學,都會先主動遞送名帖,求人推薦延譽。
默默無聞的才子橫空出世,那是極少的。
王義廷道:“還有一事,雖外人不知,不過告訴先生,倒也無妨。考卷的封條,當日是開著的。究竟出了什麼事,暫未查出緣由。不過多半與此事有關了。”
而宋問等人,是沒有這個機會,也沒有這個必要的。
宋問從懷裡抽出摺扇,敲了敲下巴,深沉道:“你來找我,總不是所指雲深吧?”
王義廷就一直看著她的扇子,而後點頭道:“所有的考生都有嫌疑。不過,陛下確實更懷疑雲深多一些。只是,此事尚在調查中,還不能定論。”
宋問:“若陛下懷疑的是雲深,那麼王尚書呢?”
“不好說。未出定論之前,誰也談不上懷疑。”王義廷和她託底道,“陛下也不是懷疑雲深,只是雲深的卷子放在最上面,也看著最為相似而已。總之陛下這次非常生氣,看樣子難以善了。若非太子求情,他絕對是要直接徹查,先抓後審了。”
“這是借題發揮啊。”宋問嘆道,“這大梁的科舉,是該管管了。”
大梁開創科舉先例,意為選賢舉能。此前一般是舉薦或世襲。是以驟然出現這科舉,陋習甚多。
士族高官,私底下的內定,唐贄也不敢一刀斬斷,只當全然不知。
如今唐贄越加年邁,身體抱恙,恐不能久矣。豈能留這個毒瘤給唐清遠。
往年從未有官員上報徇私舞弊事件,眾人司空見慣,豈會放在心上?
也是往年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能偷到卷子的,哪個沒有門路?怎會用這樣的方法?
此次吏部尚書上奏,唐贄哪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他要查的表面是雲深學子,內裡卻是那些“貴者以勢託,富者以財託,親故者以情託。”的“託”們。然後再借題改善科舉,嚴明制度。將科舉的舉措一步推行到位,真正的惠及天下。
宋問點頭。確實是不錯的。不過這份功績,可能要留給唐清遠了。
宋問:“所以你找我來是?”
王義廷:“我是來接你去尚書檯的。陛下讓中選的百名考生,重去尚書檯應考。由陛下臨時出題,加試一場,然後擇優錄取。如此一來,優劣也能分個清楚,是真才實學,還是弄虛作假,都無處可逃,然後可以著重留下調查此事,以免誤傷。”
還能叫今年中舉的學子,感謝唐清遠的人情。
宋問了然頷首,又問道:“太子的提議?”
王義廷:“不錯。”
宋問:“所以,你讓我也去是?”
“你自己也過去,好解釋。”王義廷道,“另外,陛下是要看諸位學子先前的文作,詩集等作。你也帶過去,以便考察。”
宋問:“這個倒簡單,但是,得先回趟書院。東西都存在書院裡了。”
王義廷點頭:“我同你一起過去。時間尚早,我是早些過來支會你一聲。”
宋問一笑,朝他抱拳道:“多謝。王侍郎有心了。”
王義廷回禮道:“王某相信宋先生的人品。也是父親覺得,雲深書院,與此次舞弊案,並無關係。”
王義廷將她請出門外,外面正候了一輛馬車,小僕朝她輕微頷首。
宋問回頭朝著裡面的人招呼了一聲,便準備啟程。
林唯衍聽見動靜,一個大跳蹦了出來,皺眉看著他們。宋問打發道:“我晚上回來,有重要的事情。不會有危險。”
林唯衍以不大信任的眼神看向王義廷。
王義廷道:“安心吧。”
宋問一腳踩著小板凳,踏上馬車。王義廷跟著進來,放下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