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電動魚雷,55節航速時射程達到驚人的145公里,採用了光纖陀螺、尾流跟蹤;C-803B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150公里;XH-2型高亞音速巡航導彈,射程1800公里。本來就是我國比較先進的主力常規攻擊潛艇。但是它的致命弱點是噪音大,它並沒有敷設消音瓦,且艇體突出物也較多。

5月底當年的首艇又回到了孃家,進入了武昌造船廠的1#船塢。海軍任務書要求:

——拆除3臺3600馬力的柴油機、二臺交流發電機、一臺6800馬力和一臺200千瓦的經濟巡航的電機。足以在水下取得30節以上的航速,將是世界上最快所常規潛艇。只需在電機與艇體的連線處進行簡單的減震措施,根本不需要採用昂貴而複雜的減震浮筏技術。

——前電池艙改作後備雷彈艙,後電池艙作為補給艙,可搭載各種補給品。柴電機組艙作免維護的金龍電池艙,也裝備了4000塊電池。可以方便地整體更換。也可以透過輸電電纜從岸上,甚至從海上的其他艦船向它充電,當然也可以外供。

——吸收了基洛級的思想,在指揮圍殼內設定了2個雙聯裝的前衛-2輕型防空導彈發射架,採用人工裝填。擁有了一定的防空能力。

——艇員由60名

——艇員的生活條件大為改善,活動空間得以擴大。全艇構建了一個獨立的教育網路,每個艇員都配了一臺專用的多媒體便攜機,艇上到處可上網,在伺服器上有豐富的教育軟體、健康的遊戲軟體和影視片庫,還可以進行網上討論,極大地豐富了深入海底的官兵們的生活。耐航力提高到了45天。航程近15000海里。當然是在採用了艇體表面處理技術才能達到的。

我國潛艇工程科技人員發明的一項實用技術——“人造鯊魚皮”,對潛艇效能的改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超過了金龍電池。眾所周知,潛艇的重大功用是它的隱蔽性。一艘“基洛”級潛艇的造價大體上與“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相當為4億美元,但它的火力完全不能同導彈驅逐艦相比,其價值就在於其極好的隱蔽性。在海水中聲音的傳播完全不同於在空氣中的,海洋中的背景噪音就達90分貝。“基洛”級潛艇在以經濟航速潛航時,發出的噪音接近這一聲級。被西方的軍事專家讚譽為海洋中的“黑洞”。

我國的091型漢級攻擊核潛艇和092夏級導彈核潛艇初期的潛航噪音,竟然高達160分貝和165分貝,經多年來的改進仍高達150和155分貝。美國的軍事專家曾經挖苦道:“中共的核潛艇從廣州出港,在越南的西貢都可以聽到。”新型的093唐級攻擊核潛艇和094周級導彈核潛艇已分別降到125分貝和130分貝,但是與美國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120分貝、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的95分貝和俄亥俄級導彈核潛艇的100分貝還是相距甚遠。對當代的聲納技術而言,噪音每降低15分貝,探測距離就會降低到50%-70%。這就可見潛艇靜音技術的重大意義。

我國的潛艇工程科技人員長期來為降低噪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年來在軍事科研巨大投入和科研環境大大改善的背景下,取得了重大突破,發明了“人造鯊魚皮”的艇體表面處理技術。他們吸收了俄製“基洛”級潛艇外貼消音瓦的思路,但又作了重大改進。仿生學家早就從魚類的身上受到啟發,英國人仿照海豚皮,生產了一種快艇的貼面材料,在二層膠皮中間有無數橡膠小立柱,空隙中充滿了一種液體。把它貼在快艇的接觸水的表面,快艇高速航行時,貼著艇體的水的流線很順暢,可以提高航速。我國的仿生學家研究了大白鯊,它的表皮全是豎立的細小刺片,這些小刺片的平面全部順著水的流線。當大白鯊高速前進時,貼著表皮的海水順著這些小刺片形成了層流,大大地降低了水的阻力。

潛艇是不會長出小刺片的,需要給它裝上這樣可愛的刺片。首先是根據試驗資料,確定了潛艇表面所需的刺片的大小和形狀,並決定用一種工程尼龍來製造。因為我國的化學家發明了粘合這種尼龍與鐵的雙組份粘合劑,把一組粘合劑塗在尼龍上,另一組塗在鋼鐵表面,二者緊密貼合後,15分鐘即牢牢地粘合在一起。還可以在水下作業。據測算一艘宋級攻擊潛艇的表面需要3132萬片這種尼龍刺片,當然還得按照表面流線正確地排列。

潛艇的表面是由一塊塊鋼板焊接而成的,工程師在高效能電腦上,把全部鋼板編上號,模擬出每塊潛艇的鋼板航行時其上的流線,並確定流線上減阻尼龍刺片的位置,按照鋼板的實際形狀和大小,控制大幅面印表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