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2部分

投資集團在對國內教育的援助數額和具體專案究竟有多少。

其實範無病主導下的這項工作基本上都是有章可循的,每年的希望工程投入和輔助貧困大學生的投入比較穩定,基本上是按照人頭來走的,目前他所關注的重點,已經向職業教育開始傾斜。

而大部分職業教育,其實就是以前所說的中等專業學校或者說是技術學校什麼的。

受追求高等教育文憑的大氣候影響,讀中專已成無奈的選擇,畢業後的就業也相當困難。故而備受學生和社會的冷落。中專學生數也於一九九九年開始萎縮,今年已減至六百萬人。

與此同時,國家的支援力度也漸漸減小,每年的增加額只有區區幾個億。

因此,中專成為小學以上各學級中投入總量最小、比重最低、增長最慢的學級。

國家對技工學校的投入更少,一百五十多萬在校學生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享受國家投入,其餘均為個人和社會投資。社會投入更是以每年百分之十一的速度遞減。但學校對經費的需求毫無二致,在得不到國家和社會支援的情況下,唯有大幅度增加對學生的收費,今年學生的平均個人投入更是超過了六千元。

對於這一點,範無病是感到非常不滿意的。

按道理說,在教育投入方面,雖然國家並沒有能力去進行更多的補償,或者說不願意做更多的補償,但是在教育方向引導上,就不應該尸位素餐毫無作為了。

畢竟,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雞肋環節,一方面是技術工人的極度匱乏,廣大用人單位對於高等級技術工人的嚴重渴求,另一方面則是廣大學生及家長受到有意識的引導,非要往已經超越了容量限度的大學校園裡面一窩蜂地擁擠。

這兩種現象的後果,就是製造業的基礎環節中出現了空擋,很多高技能工作沒有人能夠拿下來,同時就造成了大學畢業生的泛濫和高等教育質量下滑,用人單位對於華而不實的大學畢業生提不起絲毫的興趣。

總體而言,都是一個教育產業化給鬧的,本該是淨投入的東西,非要弄得來賺錢,顯然是會出問題的。

範無病現在要做的,主要就是透過個人的努力,儘快地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繼續加大自己的範氏投資集團在各地的職業技術學校的招生規模,培養數字時代的技術工人,以適應目前的形勢發展。

畢竟,目前的範氏投資集團所需要的技術工人數量龐大,就是為了自己著想。也需要來做這件事情,更何況,這是一件影響很大意義深遠的工作。

範無病所面臨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王榮昌的養老之所

過了正月十五,臺灣的王榮昌和王世漢叔侄一塊兒飛抵京城。拜會範無病。

對於這兩位一直跟自己關係良好的臺灣企業家,範無病一向是熱情歡迎的,這一次去機場接他們,還專門拉上了國務院臺辦的負責人,以示重視。

實際上作為海基會的副理事長,王榮昌和王世漢叔侄在臺灣島內的影響力也是比較大的,在促成兩岸小三通和直航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國務院臺辦的負責人認為,自己陪著範無病一塊兒來機場迎接他們,也不算是自貶身價。

不過一接到王榮昌和王世漢之後,老頭兒就對範無病說道,“我已經辭去海基會副理事長一職了。”

這話讓範無病聽得有些摸不著頭腦,於是就問王榮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按照範無病的一向以來的觀察,王榮昌是個城府很深的人,雖然看上去嘻嘻哈哈的很好相處,但是其心裡面顯然是很有主意的,也就是範無病跟他相處不錯,而且雙方有著共通的商業利益,彼此以誠相待。才有今日的成就。

假如沒有王榮昌和王世漢叔侄當時從臺灣拉來的那些工程師的話,範氏的晶片工業顯然要多走一些彎路才能夠步入正軌的。畢竟,他們王家在這方面所儲備的技術人才,都是有經驗的老手兒,意義重大。

等到問過之後才知道,老頭兒受到了**當局的排擠,一怒之下不幹了。

海基會以的主要任務是執行臺灣當局委託辦理的兩岸民間交流中技術性、事務性的工作,包括兩岸同胞入出境收件、核轉,大陸地區文書驗證及送達,兩岸人犯的遣返,經貿糾紛的調解處理,學術文化交流的溝通等等。

因而海基會可視為臺灣當局與大陸聯絡的中介機構。

事實上,海基會透過臺灣當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對臺灣當局立法院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