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臨死之前只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究竟是忠於誰?”
劉冕抬頭,迎上駱賓王凌厲如刀的目光,苦笑一聲:“恩師,學生無禮想反問恩師一個問題:古往今來,可有永恆的帝王與不落的皇朝?”
駱賓王的眉頭輕輕一挑:“你此話何意?”
“恩師教我讀書時,說到太宗皇帝曾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劉冕說道,“既然沒有永恆的帝王與不落的皇朝,那我們究竟該忠於誰?生逢一個改朝換代的年代,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改朝換代?荒謬!”駱賓王沉聲道,“那個妖婦,何德何能改朝換代?她身為李唐皇室的媳婦,亂兩朝帝王之倫常,竊國亂政殘殺無辜,人人得而誅之!我李唐天下巍巍神器,豈容她一個無恥妖婦去竊奪!”
“事實如此。不管恩師對武氏有多少仇恨與鄙視,她註定了要登上皇位,改天換地。”劉冕平靜的說道,“逆時勢者,終為時勢所敗。恩師肝膽照人學生無限敬仰。但學生要說一句很傷害恩師的話:你這樣做非但對匡復李唐無所益處,反而會對李唐造成莫大的傷害。”
“你何出此言?!”駱賓王顯然有些動怒了。
“恩師息怒,且聽學生慢慢道來。”劉冕深吸了一口氣平復心情,平聲靜氣道,“武氏的最終目的已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很顯然,她也注備這樣的能力。此次徐敬業揭竿而起討伐於她,恩師可有看到任何一家李室皇親來響應你們?沒有。恩師可有想過,這是為什麼?”
駱賓王悶哼一聲:“妖婦刁毒,啟用廢太子賢掛帥,自然是封住了那些李唐皇室們的嘴,打消了他們心中的企圖和想法。”
“不會如此簡單。”劉冕說道,“先生教學生讀我大唐史書時曾講到,貞觀之時,太宗皇帝削去了許多李室皇族的親王爵位和諸般實權。他們名為皇族,手上的實力卻是有限得緊,頂多只是空有名望然後安享富貴罷了。其實他們何嘗不想群起反抗武氏,可他們沒這個能力更沒這個膽量。李賢被廢、李顯被貶、李旦被囚,這些人在幹什麼呢?毫無動作。這說明了什麼?朝堂的實力仍然足夠掌控天下;李唐皇室們胸無大志苟且偷安。武氏掌控了朝廷,那就是掌控了天下。”
“百姓真的在乎誰當皇帝嗎?不!他們更加在乎衣食溫飽與安生立命。大唐天下人心思定,徐敬業此時造亂,安得不敗?倘若武氏當真是弄得天下大亂民怨沸騰了,徐敬業振臂一揮必定應者雲集,九州之地早已是烽火四起義兵如潮。可眼下呢?他手下是有了十餘萬烏合之眾。可是跟天下萬民比起來,不過是汪洋一滴。這說明,叛亂者不得人心。百姓終究是心向朝廷。說得再明白一點,心向武氏!”
駱賓王仰頭看天,慨然長嘆一聲:“英國公不聽忠言哪……倘若他舉兵之初就挺向關內攻伐矛頭直指妖婦,或許能得到一些響應。可是,老夫真是高估他的志向了。他向南進取潤州挺進江南,不過是想偏安一隅與朝廷劃江而治。奈何、奈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英國公如此人物,註定一敗——不過,老夫始終無怨無悔。人生一世草木一暉,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為心中理念而死,死得其所!”
真倔!……劉冕搖頭苦笑:“恩師,學生從未想過讓你折節易志。我只是想告訴你,你如今好心辦了壞事。徐敬業起兵謀叛張打匡復李唐的旗號,武氏必然風聲鶴唳更加謹慎小心,遲早會對有可能對她構成威脅的人大開殺戒。徐敬業實際上是給李唐宗室們帶來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換代時本就是血淋淋的,這誰都清楚。可是武氏不同,她身為李唐的媳婦,是絕對不敢完全否定李唐的——因為她本身就是靠著高宗皇帝起家,否定李唐就是否定她自己。因此,就算她登基為帝,也將不同於以往各朝各代的改朝換代。恩師可曾同意學生的這個見解?”
駱賓王眉頭一擰略微驚疑,點了一點頭:“接著說。”
“就算武氏登基,大唐的國體、政體仍不會發生本質的改變。就算她換去國號年號,改去若干的稱謂習俗,也無法從本質上改變大唐的內在神髓。”劉冕頓略一頓,突然一下正視駱賓王的眼睛,“所以我想,這麼多人反對武氏,不過是因為她的性別、出身、來歷與私生活。因為這一些,是千年來禮教的制錮,這些人無法接受!徐敬業兄弟二人與那些一同舉事的官員,大半都是因為犯了錯被朝廷貶職,因此忿忿不得志。他們舉兵之時有多少私心在內,先生難道不知?先生捫心自問,自己又有沒有私心?匡復李唐?李唐既未失,談何匡復?通通都是藉口、藉口!”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