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錢莊,奧,將來叫銀行,首先得有存款,沒有存款,一切免談。”朱由檢笑對劉芫芷,發現劉芫芷正不斷著小腦袋,“現在大明的百姓、官員,甚至商戶自己,都是將銀子存在家裡,如何將這部分銀子吸引到銀行,才是當務之急。”
“陛下,民女有些明白了,要吸引銀子,必須增加利率。”劉芫芷一陣欣喜,但隨後又搖了搖頭,充滿渴望地看著朱由檢,“可是利率升高,銀行的利潤就會進一步降低。”
“所以,接下來就是將銀子放出去的問題。”朱由檢掃視了四人,“兩位東主,兩位公子可知,大明正在鼓勵工商業的發展?”
“啊,陛下,民女明白了。”劉芫芷驚叫一聲,引得她爹一陣白眼,“朝廷鼓勵工商業,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工商戶,他們需要向銀行借貸銀子?”
“劉小姐說得不錯,還有一層。”朱由檢覺得劉芫芷能想到這一層已經很不錯了,“朕剛才說過,為了降低產品的成本,擴大規模勢在必行,所以,為了利潤,將來的工商戶也會向銀行借貸,緩慢發展、逐步積累的方式,將越來越少。”
“……”
“也許銀行在百姓存銀與商戶借貸之間的利率差會縮小,但只要存銀與借貸的數額大幅增加,實際利潤還是會增加的。”
“陛下,那銀行與錢莊之間,為了爭奪銀兩,不是陷入惡性競爭了嗎?”李宇生最為關心銀行的發展,畢竟黃立是他推薦的。
“所以朕才要成立銀行,以便與錢莊區別。”朱由檢只能說個大致的方略,“將來朝廷會成立大明銀行,大明銀行不辦理具體的業務,只是專門監管各個商業銀行,百姓存銀與銀行借貸,都會有固定的利率,任何人不得變更,只有大明銀行根據市場需求,不定期浮動利率。”
“陛下,既然所有銀行的利率一樣,那銀行吸引存銀就有些困難了。”按照劉炳坤的理解,銀行基本上是按照地域來爭取客戶。
“暫時可能是這樣,但隨著銀行逐漸增多,就需要用誠信來吸引百姓存銀了。”朱由檢認為,說到底,銀行只有誠實信用,才能吸引到足夠的存銀。
“陛下,那錢莊怎麼辦?他們還可以繼續存在嗎?”李宇生的意思,錢莊與銀行,只是名稱上的區別。
“錢莊暫時還會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要麼轉為銀行,要麼退出這個行當。”朱由檢簡要解釋兩者的區別:“百姓存銀,當然找信用度高的,銀行在朝廷的監管之下,不但經營規範,而且資金充足,擠兌、倒閉的風險會小許多。”
“民女明白了!”劉芫芷不斷頭,連頭上包裹的青色頭巾都出現了鬆動,既然朱由檢已經知道她的身份,她乾脆除去頭巾,露出裡面光亮平整的青絲。
“你還沒有完全明白。”朱由檢微微一笑,“任何時代的商業活動,都與朝廷的政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
“工商戶即將大量借貸,就與朝廷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有關。”朱由檢先列出活生生的例子,“其實,朝廷即將又一項大的改革,就是部分恢復萬曆年間的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陛下是說,所有的賦稅都折成銀兩?”李宇生輕聲問道,其實一條鞭法對他這名海商來說,並沒有多少直接的關係,他更關心的是隱藏在背後的改革動向。
“將來的賦稅,除了糧食,就是銀兩,大量的實物徵上來,放在府庫裡爛掉了,實在可惜。”朱由檢不打算詳細講解一條鞭法的問題,“你們從中看出商機了嗎?”
“難道這些銀兩都要歸入銀行?”劉芫芷還是最先反應過來。
“對,各個府縣上交的賦稅,先透過銀行集中到首府,再解押至京師,這些工作都需要銀行來完成。”朱由校這次丟擲了一個太大的餡餅。
“可是……”劉芫芷小聲嘟嚕著。
“劉小姐的意思,可是銀行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朱由檢哈哈一笑,“有風險才有利潤,朝廷也不是讓銀行白乾活,稅務部會根據銀兩的數量,支付一定的佣金,對稅務部來說,這也不是損失,本來朝廷有專人將各地的賦稅押解至京,也是要付出成本的,現在不但節約一些成本,而且還可以節約人事。”
“陛下,朝廷的賦稅全部納入銀行,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款項呀!”李宇生有些擔心,數千萬銀子,一旦出現紕漏,抄家滅族都有可能。
“怎麼樣,那個黃立能吃得下這些銀子嗎?”朱由檢心說,剛才還擔心沒有銀子,現在銀子多了,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