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想回去。等空氣好一些。
我很心疼自己的爺爺奶奶在這樣的空氣裡生活,但你知道,對於老人,這是他們生活七十多年的地方,就算空氣再差,你也不能說“爺爺,我給你買了個房子,你們搬到其他空氣好一點的區去吧”。對一輩子沒搬過地方的老人來說,背井離鄉的傷害會更大。但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在這樣的空氣裡生活。
我遲早會回去,找一個河邊的房子。雖然大家都走了。
我該怎麼辦?留在亭林鎮打工,和那些外來務工薪水特別低的人競爭,還是去區裡、市裡找機會?
問你自己。
最後附上小說《他的國》中,我創作的亭林鎮鎮歌。
楓林/竹林/不如我們的亭林/樹林/森林/不如我們的亭林/東海邊的明珠/太平洋畔的水晶亭林/你的騰飛讓世界震驚/亭林/你的博大讓文藝復興
這裡湖面總是澄清/這裡空氣充滿寧靜/雪白明月照在大地/照出一地的GDP
亭林/亭林/你的前途/一片光明片光明片光明光明光明明明明
三個發展/四個必須/五個有利於/時刻牢記在我們的心
我們生是亭林鎮的老百姓/死是亭林鎮的小精靈
天下勢
韓三篇
我相信這些遲早會到來,我只是希望它早些到來。
談革命
最近翻看了很多問題,革命和改革兩個詞被頻頻的問起。平時媒體也很喜歡問,但是也只是一問一聽,無法見諸報端。寫下來無論什麼觀點,八成也是不保的命。但作為這次冬至回讀者問的第一篇,我就先用整個篇幅來回答我關於革命兩個字的看法。我綜合了讀者和一些內外媒的提問,在這裡一併作答。
問:中國最近群體事件頻出,你認為中國需要一場革命麼。
回答:在社會構成越複雜的國家,尤其是東方國家,革命的最終收穫者一定是心狠手辣者。很坦率地說,革命是一個聽上去非常爽快激昂並且似乎很立竿見影的詞彙,但是革命與中國未必是好的選擇……首先,革命需要有一個訴求,訴求一般總是以反腐敗為開始。但這個訴求堅持不了多遠。“自由”或者“公正”又是沒有市場的,因為除了一些文藝和新聞的從業者,你走上街去問大部分人,你自由麼,他們普遍覺得自由。問他們需要公正麼,他們普遍認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別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就可以了,不是每個人都經常遭受不公待遇,所以為他人尋求公正和自由不會引發人們的認同。在中國是很難找到這樣一個集體訴求的。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是可能不可能有的問題。我的觀點是不可能也不需要。但如果你問我中國需要更有力的改革麼,我說一定是的。
問:你為什麼不去領導一場起義呢?
回答:開玩笑,就算我認同革命,並在上海起義,而且還稍具規模,官方只要一掐斷網際網路和手機訊號,我估計不用政府維穩機器出馬,那些無法用QQ聊天或者玩不了網路遊戲看不了連續劇的憤怒群眾就足以將我們撲滅,你也別指望著能刷微博支援我,你三天上不了微博就該恨我了。
問:那難道中國就不需要民主與自由了麼?
回答:這是一個誤區,文化人普遍將民主與自由聯絡在一起,其實對於國人,民主帶來的結果往往是不自由。因為大部分國人眼中的自由,與出版,新聞,文藝,言論,選舉,政治都沒有關係,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說沒有什麼社會關係的人,能自由的喧譁,自由的過馬路,自由的吐痰,稍微有點社會關係的人,我可以自由的違章,自由的鑽各種法律法規的漏洞,自由的胡作非為,所以,好的民主必然帶來社會進步,更加法制,這勢必讓大部分並不在乎文化自由的人們覺得有些不自由,就像很多中國人去了歐美髮達國家覺得渾身不自在一樣。所以,民主和自由未必要聯絡在一起說,我認為中國人對自由有著自己獨特的定義,而自由在中國最沒有感染力。
問:我認為中國頑疾太深,改革已經沒有用了,只有來一場革命才能讓社會好轉。
回答:我們假設革命沒有遭到鎮壓,當然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我們幻想一下革命,假設,革命到了中段,學生,群眾,社會精英,知識分子,農民,工人,肯定不能達成共識。而我們一直忽略了一個人群,那就是貧困人口,這個數目大概是兩億五千萬。你平時都不能注意有他們的存在,因為他們甚至從來不使用網際網路。既然革命能夠發展到中段,必然已經誕生了新的領袖。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