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7部分

的西南馬,可是馬齡才三年的它無疑正處在個馬體力、耐力和速度的最巔峰,處在體能的最巔峰,是艾芝縣路南鎮運輸隊的最好的牲口,就是在有泥漿的車道上還有勁的拉著幾百斤重的馬車跑。

掛在西邊的太陽,從路旁的木棉叢裡射過來,仍是火燙燙的,濺到車子上來的泥漿水,打在光腿上也是熱乎乎的。趟過了一段泥水坑,車子帶著淋淋拉拉的水滴和痕印壓在了乾涸的路面上,剛才不斷吆喝著馬匹的老車伕大鬆了一口氣,這馬兒有勁了真好,不容自己下車推著牽著馬兒走了。他坐正了一下自己,伸手到屁股後邊掏出了一包海椰煙來。

這是艾芝東邊的鴻基市出產的一種低檔卷煙,老車伕的收入只能賣這種煙抽。在安南的北方是有自產菸葉的,可是現在安南北部卻很少有傳統的菸絲販賣,因為後者都出口到中國去了。剩下的那些中國人都不要的劣等貨,抽起來滋味還不如這種抵擋捲菸。

現在安南北部抽捲菸的人越來越多了,從中國返銷回安南的捲菸也越來越多,海上還出現了走私網。

一陣風吹來,好涼快呵!

道路兩旁遍佈著空地和菜園,田地發黑,還隱隱散發著一種氣味。一條條水渠在菜園外邊流著,地裡是行列整齊的一畦一畦的深綠淺綠的菜。

艾芝這裡臨近鴻基市,每天都有人從這裡收菜,再在當天或第二天清早送到鴻基的菜市場去,後者的總面積雖然還不到一個廣寧大,換算到中國內陸也就兩個縣大小,人口卻絕不算少,截止到去年的人口統計已經有超過三十萬人了。

這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被束縛到煤田礦場行業。

沒有辦法。

整個嶺南都缺煤,廣東廣西境內的幾個小煤田開採和運輸的費用並不比鴻基市低廉,而同樣重量的煤炭的燃燒熱能卻不及鴻基煤。這也就使得鴻基煤礦的銷售越來越好。

而作為一個國營煤礦企業,在大批的免費勞動力紛紛到期,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鴻基市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不停地招募工人和收購奴隸了。

這讓鴻基市一度進入了中國非農業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序列,同時也給鴻基市周邊的安南城鎮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除了糧食能夠勉強自足,鴻基市還需要大量的蔬菜、肉類等等物資。而且鴻基市對安南良好的地理和政治環境,也讓很多人在這裡開啟了一家家工廠。比如捲菸廠、造船廠、五金廠、玻璃廠、火柴廠、水泥廠等等,這些工廠又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鴻基市的非農人口,也擴大了生活存消費市場。

艾芝距離東湖只有一二十里地,而東湖的更東邊就是鴻基市的地界,很多艾芝人都在鴻基打工。作為與鴻基市最早產生互動的地方,這兒受鴻基市太多的影響了。

就連城鎮裡都開始出現鴻基市那樣的小樓房了。雖然外觀裝飾上還帶著傳統氣息,可是內中已經是水泥竹筋了。

老車伕每次走過這一帶就說不出的羨慕,怎麼自己沒有這麼一片好地呢?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底層農民,他對於土地的**,是無盡止的。

很快,一片果木園出現在他的眼前,這讓老車伕更加的羨慕,他的眼睛一直盯著那片果園,一直盯著,都不敢前路了。反正這一段路沒有坑窪!

滿樹黃金色一樣的果子,每次摘果子的時候,都能把果子堆成小山。然後鴻基市來的馬車隊就一車車的把果子運到鴻基市去。真不知道哪兒的人怎麼那麼有錢,似乎家家戶戶都能買果子……

這要是自家地裡能有一片果林,那自己就不跟鎮上當車伕了,天天拉煤,天天拉煤,碰到不巧了傳送機不轉了,他還要自己下手跟著一塊裝車……

路南鎮現在有不少人家燒煤球了,自己每天都要往東湖走一趟,運輸隊裡五輛馬車兩頭牛,大多數是給這個煤球廠幹活。

老車伕情不自禁的又想到了自己聽到的那個傳聞,是不是真的呢?

“耕者有其田?”

“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溫飽……”

這要是真的,他老頭子都沒幾天好日子活了,還真的能過上好日子呢。老車伕腦子裡情不自禁的生出了遐想,他想到了自己往鎮上酒樓送煤炭時看到的那廚房,裡頭掛著雞鴨魚,掛著豬肉、牛肉,這些東西似乎全變成了食物堆在了他跟前,整雞整鴨,蒸魚,囫圇的豬頭。

這要是真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那這輩子真的是值了。

那現在自己頭上的‘朝廷’雖然是一幫子清人,可要真的能讓自己過上這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