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按勞分配、以銀代糧、糧棧購糧、限人限量,有了這個方略,大事已定,雲南上下脫不出楊家的掌心了。”
徐子渭的叫好聲,驚醒了楊猛,也驚醒了魏五。
“鬼叫個屁,嚇了老子一大跳,我先去洗把臉,回來再說。”
在僕役的服侍下洗了把臉,楊猛回到大堂,魏芷晴也已經到了,這事兒也該算她一份功勞的,抻了抻筋骨,楊猛就做到了主位之上。
“說缺憾之處,好處就不用說了。”
楊猛的這個方略,可是整合了後世的好些東西。在大體的方向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缺憾應該出現在一些細節之上。
“這個方略與軍屯有些相像,但一個按勞分配,就解決了懈怠的問題,但各處的種的糧不同,因此產量也不同;土地的肥沃與貧瘠不同,產量的區別更大;再有就是楊家的一些山林,那裡也有出產,怎麼不囊括在這個方略之內呢?”
魏五的資格最老。也是他最先開的口,按勞分配說的容易,做起來卻是極難,他攏了攏心裡知道的東西,卻根本拿不出解決的辦法。
“魏先生此言極是,這一關隘不破,這大好的方略就執行不下去,大清百姓,不患貧而患不均,只要有了不均之處。這方略即使強制的執行了,最終的結果還得像軍屯一樣。因弊端而終。”
徐子渭也是有什麼說什麼,這個方略雖說極好、極好,但也有一個致命的缺憾之處,那就是不均!產出的不均,分配的不均,最後就會導致弊端越來越多,你比我我比你,拖到最後,就會把這個大好的方略拖得一錢不值。
“折價!土地山林的出產全部折價,整合出一個標準,根據他們創造的財富,發放月俸,但在糧食上面,可以稍作平衡,種糧如果收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