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鐵盒在許多眼中比起那針、錢要值錢多了。
這是柳木還沒有真正完成規模量產的白鐵皮盒,事實就是雜鋼滲鉻,能達到初步防鏽的鐵盒。
二等工有人領了東西出來,立即就有人上前詢問:“轉手不。”
“不!”所有人都是統一的回答,絕對不轉手再賣出去,那怕是家裡還沒有娶婆娘的也絕對不會賣掉。
這些人不識字卻是知道,這東西絕對是讓媒婆們眼熱的好東西。
特別那針線盒,給自己相親可以提高几個級別。更不用說那面小鏡子,尋常窮苦人家誰能買得起這個,這東西聽聞只有長安城的貴族才用起得,更是有錢買不到的東西。
樓上包廂抱琴放下手上的望遠鏡:“郎君,已經開始有人在收購了。”
“管工級別發的物品,才是真正值得讓他們眼熱的東西。”柳木一直就沒看,這會自信滿滿的說了一句。
抱琴又拿起望遠鏡繼續看,同時也說道:“郎君,鏡子咱們一直沒有對外銷售過。我前幾天算了算,一面上上等銅鏡可以頂上一馬車巴掌的小玻璃鏡。”
“鏡子也不是什麼貴重的物件。眼下真正貴重的,還是在玻璃日用品上。一等以上管工才有資格發的,那才真正的有價值的物品。好在發的不多,四縣也不超過一千隻,否則我還真發不起。”
柳木說著,又是小得意的笑了。
這時,碼頭一等工增加的物品擺上了桌。
第一樣,飴糖、奶粉、煉乳、麥糠。柳木提議,大唐這邊研究而生產出來的,麥乳精。用的白鐵皮罐封裝,這個數量也不多,因為柳木的白鐵皮生產還沒有完成工藝突破,除非改變純人力鋼坊的現狀。
第二樣,一副年畫,油印的。這是柳木大規模印刷的試驗之後的產物之一。
第三樣,一壺七杯,全是傻大笨的量產形下等玻璃日用品。
可就這套杯子,讓許多富商眼睛都直了,眼下整個大唐除了長安的貴族之外,有幾個人擁有這水晶杯呢。
“郎君,發這套茶具就是浪費,碼頭上的一等工喝得起茶嗎?最終我想許多人都會轉手讓商人們買走。”
“未必,那怕是喝水呢,這東西是在他們眼上珍貴就行了。你也知道這些是不值錢的東西,全是出自學徒之手,這一套的成本還不如一隻酒瓶貴。”
抱琴想想也是,這些都是下等玻璃製作,而且玻璃內還有細微的氣泡。
真正的上品是明亮透明的,而且是純白如水晶一樣,這些都是有些發綠,或者有雜色。然後隨便畫了些花樣擋住那些瑕疵。
兩人正在看熱鬧,有護衛來報,崔氏崔一葉公子到。
柳木將其請了進來。
進屋後,抱琴施禮,崔一葉卻是同樣還了一禮。
崔一葉比起柳木更在意爵位、等級。抱琴既然有鄉君之爵,那就是和他有著相同身份地位的人,所以崔一葉還了全禮。
崔一葉這個動作先是讓抱琴驚訝不小,可很快抱琴就恢復了平靜。
抱琴意識到她也是貴族了。
見禮之後,崔一葉將一物放在桌上,事實上崔一葉進屋的時候柳木就看到這件東西了。
不過,崔一葉這個級別的人,在年賞上卻是沒有,他們發給的錢,用板車來計算數量的錢,而不是這些小東西。
那是一隻,非常差勁的暖水瓶。
這隻暖水瓶的外殼是竹編的,打磨之後還塗了漆,但卻並沒有任何的圖案在外殼上,蓋子更難看,是竹編的蓋子內再加上一個軟木塞。
而崔一葉卻小心翼翼的這暖水瓶放在桌上,確定不會倒之後才鬆開手。
第0409節 魚鉤掛上一隻鱉
擺在桌上的暖水瓶!
這件在柳木眼中質量根本就不過關的一件東西,首先是根本沒辦法在雙層玻璃膽之間達到真空,其次就是,玻璃過厚會導致瓶口的部位散熱太快,最後的問題是,太重而且容量過小,所以這就是一件距離成功還有很大距離的作品。
一隻根本不值得成為產品的暖水瓶。
實測,寒冬放在室外,僅僅一個時辰多點,水溫也僅僅就是還勉強有點溫度。
大唐眼下還沒有溫度計,柳木的估計這勉強有點溫度的水也就是在二十度至三十度之間,僅此。
就因為沒有雙層膽抽真空的技術,所以採用了在漢代之前就已經有的一種技術,石棉。
不過就這個石棉的工藝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