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惡軸擊而善偏戰,恥伐喪而榮復讎,奈何以春秋為無義戰而盡惡之也?”曰:“凡春秋之記災異也,雖畝有數莖,猶謂之無麥苗也;今天下之大,三百年之久,戰攻侵伐,不可勝數,而復讎者有二焉,是何以異於無麥苗之有數莖哉!”
然後解說:“董老夫子說,‘春秋之書戰伐也,有惡之者,有善之者,以軸擊為惡,以偏戰為善……”
有個學生問他:“先生,什麼叫軸擊?”
老博士楞了一下,瞪著眼睛說:“這個嘛,你把孔聖人的《春秋》再讀兩遍,細細深思再說。書讀三遍,其意自現,如此簡單之事,也要問我?”
下面傳出嗡嗡的說話聲,有人說:“他大概也不知道吧?”
老博士不管他們,繼續念下去:
“不足以難之,故謂之無義戰也。以無義戰為不可,則無麥苗亦不可也;以無麥苗為可,則無義戰亦可矣。春秋之於偏戰也,善其偏,不善其戰,有以效其然也。”
程卓書桌上放著兩本書,上面是《春秋繁露》,下面是《資治通鑑》,兩本都是借來的。他昨晚腹中飢餓,在床上折騰了一夜,現在老博士的讀書聲猶如催眠曲一樣,他不禁眼皮有點垂下來了。眼望四周,也有睡覺的,他也趴在桌上打起瞌睡來。
老博士又念下去:
“春秋愛人,而戰者殺人